随着乐视汽车打造的FF91亮相,互联网企业造车愿景变为现实。该车拥有1050马力的强大动力,风阻系数达到0.25,零到百公里加速仅为2.39秒。同时,FF91的电池包总容量超过130千瓦/时,续驶里程超过700公里。
另一家互联网造车企业——蔚来汽车,此前发布电动超跑EP9。该车最大输出功率为1360马力,单个车轮最大扭矩高达1480牛·米,0-2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7.1秒,极速313公里。而在今年上海车展上,蔚来汽车发布了首款电动SUV车型——ES8,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
而互联网造车新贵奇点汽车同样将目光投向电动SUV市场推出首款车型IS6,并将众多互联网功能引入车内。
此外,云度汽车、威马汽车、太行、正道、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也拿出了样车,以紧随互联网造车的节奏。
企业纷纷拿出样车以及资本的追捧,使互联网造车前景一片大好,但是资金的持续性和造车资质的落地,仍然成为互联网造车企业亟待迈过的坎。
事实上,对于互联网车企来说,即便在资金上能够持续投入,但缺乏生产资质成为造车梦落地过程中的“硬伤”。
目前,互联网造车企业中,很多车企的独立工厂刚刚开工建设或正在建设中,只能依靠找传统车企代工的方式投产。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颁发的新能源车生产资质仍未脱离汽车产业生态圈,资金实力、生产规模以及产品成熟程度,是考量一家企业是否具备新能源车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准,而互联网造车企业的不确定性,成为生产资质受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