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方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互联网造新能源车前景大好 资金和资质却很骨感

http://news.byf.com   2017-06-23  来源:  电缆网 
新闻纠错
       去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51.7万辆和50.7万辆,同比增长51.7%和53%。新能源车已然成为风口。传统车企纷纷发力该领域,互联网企业也跃跃欲试。然而资金的持续性和造车资质的落地,仍然成为互联网造车企业亟待迈过的坎。

互联网造新能源车前景大好 资金和资质却很骨感

随着乐视汽车打造的FF91亮相,互联网企业造车愿景变为现实。该车拥有1050马力的强大动力,风阻系数达到0.25,零到百公里加速仅为2.39秒。同时,FF91的电池包总容量超过130千瓦/时,续驶里程超过700公里。

另一家互联网造车企业——蔚来汽车,此前发布电动超跑EP9。该车最大输出功率为1360马力,单个车轮最大扭矩高达1480牛·米,0-2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7.1秒,极速313公里。而在今年上海车展上,蔚来汽车发布了首款电动SUV车型——ES8,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

而互联网造车新贵奇点汽车同样将目光投向电动SUV市场推出首款车型IS6,并将众多互联网功能引入车内。

此外,云度汽车、威马汽车、太行、正道、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也拿出了样车,以紧随互联网造车的节奏。

企业纷纷拿出样车以及资本的追捧,使互联网造车前景一片大好,但是资金的持续性和造车资质的落地,仍然成为互联网造车企业亟待迈过的坎。

事实上,对于互联网车企来说,即便在资金上能够持续投入,但缺乏生产资质成为造车梦落地过程中的“硬伤”。

目前,互联网造车企业中,很多车企的独立工厂刚刚开工建设或正在建设中,只能依靠找传统车企代工的方式投产。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颁发的新能源车生产资质仍未脱离汽车产业生态圈,资金实力、生产规模以及产品成熟程度,是考量一家企业是否具备新能源车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准,而互联网造车企业的不确定性,成为生产资质受阻的原因之一。

百方网微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40.5K电气行业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179005781 邮箱:zw@byf.com
本文相关关键词: 新能源车
行业热点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山东亿阳电工有限公司强势登陆2025 新疆电力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山东亿阳电工有限公司强势登陆2025 新疆电力展!

山东亿阳电工有限公司位于昌乐县经济开发区电力工...[详细]

全球贸易变局下,2025义乌照明展助力企业破局出海

全球贸易变局下,2025义乌照明展助力企业破局出海

动荡的国际环境正在重塑照明行业的出海逻辑,特朗...[详细]

即将启幕丨2025无锡太湖国际泵阀展期待与您锡城相会

即将启幕丨2025无锡太湖国际泵阀展期待与您锡城相会

在长三角这片充满活力的经济热土上,无锡制造业以...[详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隐私申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 管理制度 (c)2008-2025 BYF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