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消费电子领域的进化速度越来越快,而且随着智能手机、AI、5G、物联网等需求大户的相继爆发,芯片以及集成电路行业也迎来了又一次历史机遇,这一点在中国体现的尤为显著,根据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累计达29.0亿美元,同比56.9%,设备进口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显现出整个产业链继续看好中国需求。
截至8月21日,世界首个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800千伏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向河南输送“绿电”10亿千瓦时,日均送电量超过0.2亿千瓦时。
8月25日13时34分,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达到9268万千瓦,今年第7次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最高值增长751万千瓦,同比增长8.82%。这一用电负荷水平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的4.1倍。目前,浙江电网运行平稳,能够满足用电需求,全社会供电正常有序。
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发电量将达到47.9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速2%),届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满足80%的全球电力需求,电力在全球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45%,我国最终能源使用总量中的电力份额将从目前的21%增长到47%,而促成这个革命性巨变的关键“法宝”则是电气化。
近日,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昆明举办了以“智能配电2020新掌门人“创新论坛,邀请近200家来自成套厂、系统集成商、总包商、分销商等在内的行业精英,共论电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在与未来,并重磅发布基于EcoStruxure Power的全新数字化产品组合,强势推出EcoXpert合作伙伴计划的升级部署,充分体现了打破边界,敢为人先的魄力。
近日,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在昆明举办了智能配电2020新掌门人创新论坛,并重磅发布基于EcoStruxure Power架构的全新数字化产品组合。施耐德电气智能配电及电能管理业务总经理徐栋在大会中指出:“不断突破瓶颈,全力迎接挑战,助力行业进步,是施耐德电气发力数字生态建设的源动力。而数字化方案的不断创新,无疑成为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与基础。”
世界首个直流电网——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在经过了168小时调试和试运行之后,于6月29日正式投运。张北地区富集的可再生能源成功接入首都电网,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清洁能源供电有了保障,北京全市用电负荷的1/10也就此实现清洁化。
当阿里宣布三年投入2000亿,腾讯宣布五年投入5000亿,各大厂商纷纷加码“新基建”的时候,不难发现,数据中心不约而同地出现在这些企业的投资清单中。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风起云涌并影响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我们的生活。据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 (1ZB为10亿兆字节),这将是2018年33ZB数据量的5倍以上。因此作为储存、处理数据的重要I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作用和价值加速凸显,并也因此吸引着巨量的投资热潮。
在推迟了两个月后,5月21日至22日,2020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能源行业发展在“两会时间”收获诸多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舆论反响强烈。22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新基建”“降电价”与能源安全等,带动能源领域舆情热度不断升温。同时,发展等方面的相关议案提案也获得舆论关注,其中,氢能继去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再度受到青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1.4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