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将擦出何样火花?12月12日,重庆两江新区“德国工业4.0”专题培训开班,来自世界著名理工科大学、德国排名前三、历史最悠久的技术大学之一的斯图加特大学“大咖”为两江新区的近200名企业人才传经授道。
“双十一”刚过去没多久,又迎来了“双十二”。面对新一轮电商促销季,俄罗斯姑娘阿纳斯塔西娅正积极寻找新的中国商品,并将其放进电商平台上的购物车里。之前的“双十一”,她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衣服、摄像机等93件中国商品。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深入人心,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制造业在互联网浪潮中生存革新的必须选择。作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的自动化技术也要向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
施耐德电气首席执行官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在中国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在转向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从中他看到了巨大潜力。赵国华成功地扩大了施耐德电气在全球的影响力,“信任”一词功不可没。
中国是中国是世界工厂,无论是服装还是电子产品,很多国外公司都倾向于在中国制造产品,其中,苹果的供应链大部分都在中国。长久以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吸引国外公司的一大优势,而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但很多国外企业依旧选择在中国制造相应产品。工厂,无论是服装还是电子产品,很多国外公司都倾向于在中国制造产品,其中,苹果的供应链大部分都在中国。长久以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吸引国外公司的一大优势,而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但很多国外企业依旧选择在中国制造相应产品。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其核心之一,也是其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是智能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智能制造体现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同的企业也处于这四化的不同阶段。
11月24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发布公告,承认其旗下三家关联公司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不合格产品涉及船舰、汽车以及飞机等海陆空三大领域,因此事受影响客户高达258家。日本制造业到底怎么了?
智能制造趋势席卷全球,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暨2017中国制造年度颁奖盛典,11月25号登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重要领导与及各行业菁英大咖,近千人参与盛会,台达集团荣获“中国制造十佳品质杰出贡献奖”,46年来持续创新,以最复杂的电子制造经验为基础,累积长期工业自动化的专业知识技术,整合软硬件,助力产业智能转型,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获得肯定。
导读:伴随“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正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生产、智慧工厂走进工厂。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智能产业市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等都是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制造2025》主攻智能制造,是当下锂电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发布实施至今已满两年,各级政府积极落实,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动作加快,收获了许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