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在京成立,旨在推动法律人工智能产业深度发展、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司法体系效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作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合作伙伴之一,国双凭借在司法大数据领域的丰厚实践成果和创新技术优势,将持续为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理论研究和智能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中国法律法规的智能化创新发展。
12月29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协议。同期,东方雨虹、广联达、金山软件、眼神科技等12家节能环保及智慧城市服务企业作为首批入驻企业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眼神科技是现场唯一一家,也是目前第一家与雄安签约的人工智能企业。
12月29日,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第一届北京大学法律与人工智能论坛在该校召开。
上个世纪90年代,法学界曾热议过克隆人对法治的挑战问题。本人时任《法学》杂志总编,和时任副总编、已故的傳鼎生教授曾经热情满怀地在《法学》上开辟专栏予以讨论,我们当时天真地以为克隆人将会在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婚姻伦理关系、刑事犯罪和侦查等许多法律领域发生颠覆性的革命作用。
“魔镜魔镜告诉我,世上最美的人是谁?”本来是童话里的美好幻想,如今却走进了现实。在重庆,有一支人工智能行业的“国家队”,靠着国际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硬是将童话中的“魔镜”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产品,这就是坐落于重庆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内的重庆中科云丛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探寻今日的人脸识别技术究竟发展到了怎样“魔幻”的程度。
回顾2017年,电子板块整体市场表现良好,在新技术驱动、行业回暖等因素的推动下,保持了高景气度。板块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12%,好于市场整体表现。展望2018年,我们认为半导体依旧处在一个较好的投资时点,具备中长期投资机会。此外看好人工智能芯片,基于AI芯片的下游场景包括安防、消费电子、自动驾驶等均具有不错的投资机会。最后,我们认为汽车电子有望接棒3C产品成为下一个推动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12月29日,美国《世界日报》刊文称,企业咨询公司Ernst&Young研究发现,虽然企业营运结合人工智能科技的越来越多,美国旧金山湾区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工作者却多指出,人才短缺是目前企业使用人工智能科技的最大障碍。
上海临港人工智能企业集中签约仪式12月28日在上海临港举行,临港将打造成为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化基地。
该项目预计开发时间为3年,将通过最新的机器学习手段,挖掘医案数据和药方数据,研发用于影像识别、辅助诊断生成、疾病智能筛查等方面的核心算法,建立数据知识图谱,搭建核心人工智能引擎。
据了解,早在今年7月份,数坤科技就拿到了远毅资本22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随后的几个月,团队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产品的打磨和落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