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人工智能的潮流,安防市场迎来了新的爆发点,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已不是安防的蓝海所在。不少公司已经意识到单一的AI技术难以具备落地市场应用的竞争力,必须进行技术融合、生态融合、甚至市场融合、商业模式融合等综合实力的强化组合拳,才能打开智能安防时代的新世界大门。本次我们邀请了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AI应用产品部门总经理宋晨,对平安科技涉足安防领域及如何采取多种融合模式强化市场竞争力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人工智能与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将改变甚至重新塑造传统行业,本节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在制造、家居、金融、交通、安防、医疗、物流行业的应用,由于篇幅有限,其它很多重要的行业应用在这里不展开论述。
在罗马式建筑和科技感的AI场景间之间,英特尔的AI掌舵者Naveen Rao侃侃而谈英特尔的人工智能软硬件组合,而最重磅的信息莫过于Nervana神经网络芯片的发布预告,按照规划,英特尔最新的AI芯片Nervana NNP L-1000,将在2019年正式推向市场,这也是英特尔第一个商用神经网络处理器产品。
英国《每日邮报》5月29日援引研究项目牵头人、曼彻斯特大学雷耶斯的话报道:“每个人步行时大约有24个不同因素和动作,形成每个人独特的行走方式,监测这些动作因而可以识别一个人的身份,就像指纹或视网膜扫描。”
人工智能在过去两年被谷歌引爆,于是该领域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有的做专用芯片,有的做算法,有的做机器人…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是让机器代替人类完成重复的生产线劳动吗?这样理解为免太简单。
AI盛行的年代,互联网公司纷纷搭上AI列车,积极在落地机会最明显的大安防领域寻找着陆点,努力推动AI+安防的战略。他们的出现在眼球聚焦、资金聚焦、人才聚焦、技术聚焦以及玩法另类这些面上,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安防+AI的企业带来了焦虑和压力感,那传统安防+AI的企业将如何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AI挑战呢?
早在2006年开始,Google中国教育合作部就与国内学校积极协作,已经形成全方位的支持格局,涵盖了本科、高职和中学,所支持的项目包括联合科研、课程建设、师资培育、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启蒙教育等。
2018年5月31日,北京,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SenseTime对外宣布完成C+轮6.2亿美元融资,估值45亿美元。商汤科技同时对外称2017年已实现全面盈利,并在智慧城市、智能手机、互联网娱乐、汽车、金融、零售等行业实现快速落地。
2018年5月26日至29日,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州贵阳成功举办。大会以“数化万物 智在融合”为主题,邀请各行业知名人士同台论道。
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自动化装备。按照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