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记者从中石化了解到,4月5日,中石化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玉普主持会议并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知精神
“当前,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已经进入到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智能优化控制、更加清洁低碳环保的新阶段。”在近日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技网联合举办的第十届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年会上,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朱月祥表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能源革命的浪潮在世界范围掀起。这场能源革命的目标是实现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在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给的同时,解决好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
中电传媒:《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其中,“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建设是重要的内容,当前正值能源互联网政策文件推出一周年,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您有哪些感触?
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落实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根本体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履行大国责任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马云在减少碳排放以及环境保护等项目投入了巨大的精力。2012年马云发起四川省老河沟保护地项目,联合一些中国知名企业家在当地建立“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由社会公益资金建设和管理的老河沟保护区。
2016年11月2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承办的“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正式发布,给当下的电力行业点亮了一盏明灯。就《规划》相关问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近日接受了记者专访。
英国政府智囊团Policy Exchange机构当地时间11月7日发布报告称,利用低碳科技创建智慧灵活的电力系统将帮助英国到2030年节省开支高达80亿英镑,包括储能和需求响应等低碳创新技术。
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11月4日正式生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此表示:“曾经难以想象,现在不可阻挡。”那么在这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下,国家、企业和个人都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