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三去一降一补”成为改革重点,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迎来发展契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等政策发布,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路桥的城市化并不等同于产业转移,依然向传统产业敞开怀抱。
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出口1.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进口1.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贸易逆差297.8亿元。
今年的中国经济,不仅触底而且筑底。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新周期,但是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微观经济基础得以夯实,企业开始全面盈利。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不会进一步下行,经济增长将稳定在 6.5% 以上。中国经济表现并没有意外之举,只是一种稳定的状态。
2017年,如何确保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把“去产能”的重头戏唱好?如何提高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益,疏解“弃风弃光”难题?如何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能源奔小康步伐?“
此次论坛旨在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电力企业如何创新社会沟通、建立社会需求响应沟通机制,提升公众透明度和社会认同。2016年,各电网公司的透明度管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方式方法逐步改善,对于缓解公众疑虑,提升企业责任品牌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12月17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全年钢铁4500万吨、煤炭2.5亿吨的目标任务都已超额完成;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年,要更加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更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更加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降成本,实体经济方面,反映比较多的是希望能够降低能源的成本,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另外一个方面,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捉襟见肘,越积越大。如何降低成本,减少补贴,不仅关系到能源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转型能否成功。
2017年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力度不会减弱。在18日的大宗商品市场高峰论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冯雨表示,“2017年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会减弱,明年去产能的量仍有可能在1.5-2亿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