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光伏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从2011年美国开始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开始征收关税。2014年,美国开始对我国开启第二次双反调查。2017年5月,美国对全球出口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发起了“201”调查,对全球光伏电池片组件额外征收30%的关税。2018年,在针对中国产品的关税清单中,不乏光伏逆变器、控制器等光伏全产业链设备。
从出口去向来看,出口印度、中东增幅明显。其中,对印度出口4.2亿元,增长28.7倍;对中东17国出口2.2亿元,增长5.2倍,增幅明显;对日本出口4.1亿元,下降26.5%;对澳大利亚出口1.3亿元,增长1.1倍。
8月14日,中国就美国光伏保障措施和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商务部发言人指出,此前,美国对进口光伏产品采取全球保障措施,最高加征30%关税。美方采取的措施,无论在程序上还是在实体上,均涉嫌违反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协定》。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于佳欣)针对美国近日对进口光伏产品、大型洗衣机等发起的全球保障措施调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23日发表谈话指出,这是美国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中方将与其他世贸成员一道,坚决捍卫自身的正当利益。
户用光伏龙头,2018年户用光伏在发挥渠道优势后有望爆发式增长。2017年公司户用光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8年公司将更好地利用原有低压电器约600个左右一级经销商、3000个左右三级经销商的渠道资源,大力拓展户用光伏业务。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自身户用光伏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我们预计2018年公司户用光伏新增装机户数有望达到15万户以上,较2017年的3-4万户的新增装机户数而言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欧美国家针对我国光伏企业多次展开“双反”调查,通过提高税率、限定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因此将业务重心转移至国内或其他新兴市场。
今年刚刚成为中国光伏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的印度很快举起了反倾销“大棒”。记者获悉,印度商工部近日发布公告,对从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地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我国相关协会将于周五组织召开应诉工作会议。业内专家建议企业开拓更多新兴市场,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