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专家MillerIngenuity公司总裁兼CEOStevenL.Blue抛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根本不认为智能制造能够拯救美国制造业。”他声称拥有智能化的工厂,从配送到灯光系统,再到自动化CNC机床都采用了最新的技术,甚至从订单询价到应收账款也都实现了数字化无缝连接。但是他认为这并不代表已经走上了制造业革命之路。
网络购物对实体店的冲击显而易见。如下图示,蓝色线条代表网络购物在美国居民购物支出中的占比逐年上升,而红色线条代表的百货公司购物占比则逐年下降。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最新发布的日本制造业海外业务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度(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日本制造业海外生产比例达35.6%,预计到2019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8.5%。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扩大和追逐低工资、低成本的跨国企业竞争。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由德国提出的“工业4.0”如同蝴蝶的那双翅膀,挥动之际,一场制造业变革风暴便席卷全球。工业4.0的核心,是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工信部近日印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重点建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100家左右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围绕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10000项以上,主导形成国际标准120项以上。
“广州是广东的工业大市,开发区黄埔区是广州的工业大区,工业产值占全市1/3以上,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对广州市和开发区黄埔区至关重要。”昨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埔区区长陈小华接受采访时表示,黄埔将大力引进枢纽型的制造业大项目,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高标准建设第二中央商务区。
为了保证《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进一步促进“两化融合”,针对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仍存在平台支撑不足、核心技术薄弱、应用水平不高、安全保障有待加强、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问题,2016年5月1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制造业这个“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中推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从竞选开始至今一直在各种场合多次声称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12月21日又宣布组建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按照特朗普过渡团队的说法,此举“显示了当选总统振兴美国制造业,让每名美国人都有机会获得体面工作和体面工资的决心。”那么,美国制造业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相比于美国,我国制造业的差距在哪里?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架势我国制造业又该如何面对?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针对性举措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为传统制造型厂商指出新的发展方向——智慧工厂。智慧工厂的提出,将搭建起产品涉及和制造之间的沟通桥梁,为智能制造起到承接落地作用。因此,制造业的未来将是智慧工厂。
“客户可以直接在销售经理的电脑上,核对原材料的采购时间、产品的生产进程、操作工位上的工人姓名。所以后来德国人提出工业4.0,我一点都不感觉奇怪,因为他们很早就在这样做了。”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