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起,我国就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依然薄弱,高端供给明显不足,产业总体上属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9月18日召开的2018中国制造业创新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强调。
各国争相介入新一轮国际分工争夺战,将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在高端和中低端领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使制造业发展能够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0年起,我国就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依然薄弱,高端供给明显不足,产业总体上属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在2018中国制造业创新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强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践行《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工业机器人,其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官方报纸《环球时报》报导,驻北京的半导体产业分析师Liu Kun 24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的芯片制造业,在开发5G技术方面,依旧被西方合作伙伴紧扼咽喉,中兴通讯(ZTE)就是一例。
一年一度阿里云栖大会今日(9月19日)在杭州云栖小镇如期举行,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们组团又为我们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聚焦本次大会三大热点:数字化城市解决方案,说“新杭州故事”;成立独立运营半导体有限公司,建阿里的“平头哥”;详解新制造,马云压轴出场新说制造业。
“2010年起,我国就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依然薄弱,高端供给明显不足,产业总体上属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9月18日召开的2018中国制造业创新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强调。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基础的深刻变革,智能时代的历史大门已经徐徐打开,人工智能技术“奇点时刻”正在到来。专家判断,由人工智能触发的产业升级也已经走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摆在经济发展面前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实体经济未来必将变得越来越“智慧”。
中国531新政引发了全球太阳能产业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组件价格快速下跌,让项目开发商看到了希望,也让光伏制造商们受到了组件降价的威胁。
分析显示,在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宾夕法尼亚州这些对大选结果影响重大的“红色州”,机器人在工业中的普及率较高。较多的工业机器人提高了工厂自动化水平,改变了传统行业的生产和就业方式,由此给产业工人造成的焦虑很容易反映在投票结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