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经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经确定,现予以公布。
“很多企业拥有非常先进的技术,但走到一定程度后却没有办法在市场竞争了。大家做工业4.0、智能制造为的是什么?很多人心里并不清楚。”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新任总裁石安的这段话道出了如今国内先进企业的症结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践行《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工业机器人,其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日,德勤中国对150余家生产型和技术服务型的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后发布了《2018中国智能制造报告》,报告称中国企业数字化能力显著提升,智能制造已进入高速成长期,有约三成企业表示智能制造的利润贡献率超过50%。
来自台湾中央通讯社(CNA)的报道称,台湾三大光伏制造商昱晶能源、升阳光电、新日光之间的合并将于10月1日完成。
台湾光伏分析机构EnergyTrend公布的数据显示,光伏供应链价格进一步下跌,尽管可能趋于稳定。特别是单晶硅已出现价格下跌,但多晶硅模块的价格仍然比较稳定。EnergyTrend预计2018年中国光伏装机量将下降30%左右,到年底将安装29至35吉瓦容量。
在中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官方报纸《环球时报》报导,驻北京的半导体产业分析师Liu Kun 24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的芯片制造业,在开发5G技术方面,依旧被西方合作伙伴紧扼咽喉,中兴通讯(ZTE)就是一例。
计量技术是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计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样,作为计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称重传感器产业,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壮大。称重传感器在国防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外贸易结算、大宗物料计量、冶金、化工、重型装备,以及制造业工艺控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同时也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组成部分。
自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以来,关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议题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消失的人口红利,日渐集中化、规模化的生产以及制造业需要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成为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在技术、资本、政策和人才的多重助力下,智能制造作为我国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重要助力,已经在众多行业得以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施耐德电气与赛迪智能制造测评工程技术中心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展开合作,启动“施耐德电气+赛迪透明工厂计划”项目,工厂智能化水平评测工具将上线,并深挖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速推动面向工业市场的 EcoStruxure 架构落地,赋能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