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制造业变革大潮,中国西电如何借助智能制造领跑电力装备企业发展和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日前在青岛举办的2018中国制造峰会上,中国西电集团中央研究院智能制造所所长史亚斌对电力装备企业智造升级之路进行了诠释,为企业在新时代和新经济环境下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借鉴。
最近,盛虹展示了推动纺织业转型发展的最新成果。面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盛虹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企业的战略重点,深入推进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探索一条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高端新兴产业的转型发展之路。
新技术的核心在于“阳极制造”,主要用硅来制造,阳极是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电池阳极是用石墨制造的,新阳极用硅制造,可以存储更多电量,但在真实世界中,硅阳极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寿命很短,难以推广使用。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企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铁建重工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指引,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目前正在向全智能化装备的目标进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香在做客中国经济网,参加“对话新国企”访谈时这样表示。
近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召开,OFweek物联网编辑采访了中国移动OneNET高级市场运营经理,兼工业互联网产品经理何震宇先生,与其交谈国内外物联网、智能制造以及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移物联网)如今的发展态势等相关热点问题。
埃斯顿3月16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近几年来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预计会延续这一趋势。公司于2018年1月19日投产的国内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产线,达产后的产能将达到年产9,000台套,该产线的投产将解决业务增长对产能的需求。
华为印度消费者业务集团总裁Peter Zhai表示,“我们已经向印度电信部长Manoj Sinha承诺,深化“印度制造”,建立印度当地产能,印度也将助力我们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
刘飞香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对国有企业来说,目前应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他提到,“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给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带来很大机遇,“三去一降一补” 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带来更多商机。而数字化与智能化今后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面临的转型方向,因此必须抓好这个机遇。
周厚健强调,海信各个线条上的产品始终离不开技术和品质,产品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未来打造制造强国也要拿品质来说话。制造强国已经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中,而智能制造作为一个主要方向不断被提及。
因应工业4.0智能制造等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专精于提供工业/嵌入式网络及网桥解决方案的亚信电子 (ASIX Electronics) 近日推出,其全新的EtherCAT工业以太网控制芯片– AX58100 2/3端口EtherCAT从站控制器(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