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动力电池各企业走过年初的业绩下滑,度过了扩产“热潮”,又即将迎来新一轮补贴“忐忑”期。
截至11月,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7%和51.4%。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
“从产业规模来看,从去年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球近70%,全球动力电池前10家,中国占据7家,产业规模全球领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高级顾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如是说。
11月16日消息,工信部将废旧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成套装备纳入2017年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中国铁塔公告称将大量采购退役动力电池,南都电源预中标2亿磷酸铁锂电池采购项目,湘潭电化、江铃汽车、江特电机出资建新厂,布局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政策利好市场,企业布局不止,下面是详细情况。
随着补贴退坡政策出台,不少动力电池企业纷纷被整车企业要求降价。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各锂电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表及三季报发现:今年以来,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产品价格相比去年普遍下滑了20%~30%。
自2015年经历了“动力电池饥荒”后,2016年各电池企业纷纷扩产,外围企业也争相涌入,锂电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11月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在政策的助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发展,销量占到全球60%以上。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市场也是快速扩张,进而成长到千亿级别。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也成为产业链上各家企业的必争之地,甚至还吸引着不少资本跨界进入到该领域。一时间,大量资本蜂拥而入,在动力电池领域内掀起投资热潮。
这几天,来自大洋彼岸的《华尔街日报》搞了个大新闻。新闻一经爆料,就占据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圈子媒体及自媒体的重要位置,在不断传播。
10月15日,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告显示,天津市两家国资企业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欲转让持有的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30%股权。对于中资撤退原因,中国三星相关部门未给出任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