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开始,中国以迅猛之势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生产及消费国,随之蓬勃发展的本土动力电池行业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随着汽车行业的多元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能源多样化战略渐成发展共识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各方努力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成绩显著。那未来动力电池前景如何呢?
2017年上半年,包括多氟多、国轩高科、比亚迪在内的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利润有所下滑,源于受到新能源补贴政策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此外,产能过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即便是那些自认对电动汽车行业颇有了解的人物,估计也只能掰着手指头数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他们会很快想到日本松下、韩国三星、LG化学、特斯拉……或许还有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
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动力电池一直是大家瞩目的焦点,但有很多车企表示“快充客车车型难推,今年上半年基本推不动。”难道快充动力电池会走向没落吗?
9月21日,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根据《长沙市财政局 关于下达中央财政补助的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 2025)资金的通知》(长财企指[2017]46 号),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5.18 亿安时车用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工厂”项目获得额度为1200万元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补助项目资金,资金已于9月20日到账。
中银证券统计了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在2015至2020年产能扩张及计划情况,2016年新增产能约30至40GWh,而2017至2020年仍将新增190至240GWh,年均平均新增50至60GWh,年均扩产目标较2016年有大幅度提高,未来几年仍然是动力电池扩张高峰。
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市场也是随之急速扩张,迅速达到了千亿级层次,如此大的市场自然是产业链企业的必争之地,甚至不少企业跨行进来,企图分一杯羹,使得原本趋于明朗的市场格局,又变得复杂莫测起来。
当前,动力电池企业的压力很大。一方面,财政补贴退坡,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雪上加霜的是,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一些电池厂压低价格以获得订单,严重压缩了其他动力电池企业的生存空间。
在全球新能源领域高景气度的大环境下,背靠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在快速的茁壮成长,技术实力和商业化推广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