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摩根士丹利将美国半导体产业股票评级从“与大盘同步”下调为该行的最低级别“谨慎”——意味着其分析师认为该板块在未来12至18个月将跑输大盘。同时该行指出,芯片厂商库存已逼近十年最高水平,半导体行业周期出现了过热迹象。
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副会长李在镕回归经营阵线,召集半导体暨装置解决方案事业部(DS)干部会议,嘱咐必须保持与对手维持大幅度领先。这也是李在镕出狱后首次巡视工厂激励员工士气。
7月25日晚上11点59分,也就是北京时间7月26日中午11点59分,这是高通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最后期限。由于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并未审批通过,这场自2016年发起的半导体史上最大收购案就此落空,高通的新一代“芯片霸主”梦也就此破灭。
太极实业总经理孙鸿伟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引入“大基金”作为公司股东,可以利用“大基金”的资源优势,与上市公司形成协同,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高端芯片等半导体产业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但在很多领域国内企业正在实现赶超。投资半导体产业要有足够的耐心。经过长期积累,更多具备竞争力的中国半导体企业将涌现出来。
公告内容显示,为更好地借助资本市场优势和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构建产业投资整合平台,推动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战略发展布局,提升资产运作水平,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人民币5.61亿元投资徐州睿芯电子产业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睿芯基金”)。
2017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率创下近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达到22%,整体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约达到4200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长数字。那么,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将呈现何种发展态势?是平稳增长,还是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物联网等热点应用驱动下跃上一个新台阶?
近些日子,全球互联网巨头纷纷高调宣布进入半导体行业。阿里、微软、Google、Facebook、亚马逊等都宣布在芯片领域的动作,那么互联网巨头的这些动作又会对芯片行业造成什么影响?本文为您带来详细分析。
负责台积电新厂水电供应的厂务处资深处长庄子寿表示,这种抗旱自保措施在科学园区很常见,台积电总共约有近300辆水车,幸好这些年有惊无险度过。不过,水车满街跑的画面,却也成为竞敌韩国攻击台湾的证据,扯腿台湾缺水,影响产能的稳定性。
近期半导体产业的种种遭遇引发了一场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全民思考,我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究竟处于什么位置?未来该如何发展?又有哪些突破口?近日,曾出任多家世界级半导体公司中国区高管、现任深圳得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的蔡勇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结合他丰富的工作经历和深入的行业研究,详细阐述了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独特见解,提出了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破局之路。
据台湾“联合报”6月14日报道,台湾台积电前董事长张忠谋今天(14日)表示,大陆IC半导体产业在未来10年会快速发展,但同时,台积电也会大幅增长。他的意思就是说,10年后“大陆半导体产业与台积电之间的差距还在”。张忠谋说,大陆半导体产业与台积电之间的差距,大概还有5到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