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机构IDC表示,日本以外的亚太区国家中,最有能力迎接物联网(IOT)与最能从物联网获利者首推韩国,韩国以物联网支出占GDP比重高拿下冠军,新加坡以云端建设与对新创的友善态度居次,纽西兰则以政府效率、立法质量、对新创企业友善等成为季军。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强大的制造业已成为了国家整体实力的基石,《中国制造2025》奠定了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要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智能制造无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那么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智能制造将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在小编看来,智能制造对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将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IDC此前的EMC数字宇宙研究显示,平均仅5%的大数据得到分析。” NI(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工业物联网行业市场经理崔鹏在前不久举行的2017 NI工业物联网高峰论坛上谈到相较于 22 ×2 60 字节的大数据总量,5%无异于冰山一角。
近日,乌镇智库推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产业篇》,该报告详实的描绘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趋势,展示出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态势。
尽管大家都说物联网革命尚未引发,透过物联网技术、传感器、RFID、软硬件、卫星通讯等资通讯技术,物联网已被广泛运用在各行业的许多层面来改善服务模式。
AlphaGo的高超棋艺推动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第三次发展浪潮,而我国也把握住了机遇奋勇向上。据2016年美国白宫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发表的关于深度学习的科研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且不止于此,中国在人工智能的专利布局上也是走在前面的。
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各大车企未来车型的规划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不过由什么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称霸”未来世界,这还不太好说。现在发展势头比较猛的有氢燃料电池车型和纯电动车型两类。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及其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电动汽车总保有量和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均领先于世界水平。
动力锂电池电芯封装形势主要有圆柱、方形和软包三种。软包电池由于其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等优点,已经成为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一个重要选择。目前,国内软包电芯已经超越圆柱电芯,成为方形电芯之后的第二大动力电芯类型。未来,软包电池或成为新能源乘用车的主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