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和新加坡Hexagon Holdings旗下项目开发部Hexagon Peak 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越南200 MW大型地面太阳能项目上进行合作,该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并网发电。
六年前,当通威太阳能第一批年轻人来到江淮湖畔,为创建通威太阳能生产基地,以8.7亿元购入了位于安徽合肥的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太阳能电池片工厂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里将走出一家全球最大晶硅电池生产企业。六年后,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3.8GW项目投产,成都基地成为全球首个10GW电池基地,见证通威太阳能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作为唯一一种可调节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光热发电技术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其高居不下的发电成本却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并极大程度地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大范围部署。
组件端:在多晶电池片、硅片相继崩落后,多晶组件价格也呈现混乱局面。不少厂家常规多晶组件跌至每瓦1.6元人民币以下,个别项目也出现较激进的低价,预期降价对需求的刺激在短期内也无法体现,近期价格将持续混乱。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公告,2019年10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094.5吉瓦时,较2018年同比减少16.9%。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增加21.1%,中国太阳能项目增加21.3%,中国燃煤、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减少14.1%,中国水电项目减少13.4%及韩国燃气项目减少30.1%。
自2013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开始快速崛起,目前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不仅如此,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也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为185.59GW,同比增长20%,新增11.4GW。
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光伏电站的累计交易量约为1600MW,与2018年的全年的3741MW交易量相比,交易规模减少了2141MW,降幅达到57.23%。
(11月12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2019年世界太阳能大会上,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新的分析报告《光伏的未来》,敦促各国政府降低政策、经济、监管和技术壁垒,使全球太阳能装机量在2018年达到480GW,2030年达到2.84TW,2050年达到8.5TW,全球才有机会抵御最严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
国际市场情报公司Navigant Research日前发布报告称,分布式储能市场有望在未来九年内实现巨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