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来,各大央企纷纷开始“甩卖”旗下水电资产,使得原本备受瞩目,吸引央企争抢的“香饽饽”,一下子变成了“烫手山芋”。
今年的10月中旬,抚顺特钢公告称,经大连市中院裁定,东北特钢三家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法院还指定了企业破产清算组为重整管理人。随后,在12月初,东北特钢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在大连召开,旗下三家企业接受债券申报达700亿元。
国家电网日前提出,会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开展增量配电投资业务,具体来说,要以省级电力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与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供电公司,通过参加招标等市场化方式争取成为试点项目业主。对国家电网公司投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供电公司,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令发电企业利润骤减,煤电矛盾再次凸显。近日,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华能、华电、大唐以及国电在内的四大电力央企,以电煤价格超出企业成本为由,联合向陕西省政府提交了报告,希望政府上调电价。
在中国电力行业,素来有“五大发电、四小豪门”的说法,主要是指国资控股的五家以发电为主业、四家以发电为辅业的央企。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本应是严格执行环保政策的带头兵,但仍有部分央企出现在各种被曝光名单中。
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电企压力倍增,煤电“顶牛”再现。近期华能、华电、大唐、国电四家电力央企联合给陕西省政府提交报告,表示现在的电煤价格已经超出企业成本,要求政府对电价进行上调。
近日,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与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在京签订了2017年电煤中长期合同,此前的11月8日,华电、国电投刚刚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在京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
11月9日,神华、中煤、华电和国家电投4家大型煤电企业已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合同确定5500大卡动力煤的基础价为535元/吨,并在这个基础上参照市场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价格上下波动由双方合理分担的机制
近日,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签署了首批电煤购销中长期合同,确定了5500大卡动力煤535元/吨的基础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