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技术中,与数字技术随着摩尔定律延续神奇般快速更新迭代不同,模拟技术的进步显得缓慢,其中电源半导体技术尤其波澜不惊,在十年前开关电源就已经达到90+%的效率下,似乎关键指标难以有大的突破,永远离不开的性能“老三篇”——效率、尺寸、EMI/噪声,少有见到一些突破性的新技术面市。
17日,贝恩资本宣布:“所有反垄断审核都已经通过,我们已经准备好完成交易了。贝恩资本财团承诺,将会将大笔资金用于发展半导体技术。”东芝方面则希望,交易能在6月1日完成。
由于能量障碍约束,大多数有机薄膜半导体仅有约10nm的短激子扩散长度。相反,已知纯化单晶中单重态激子的扩散范围要大得多(高达220nm)。然而,在这些情况下,这些材料的尺寸通常是多分散的并且加入器件中有一定的问题。因此器件开发依赖于开发均匀的纳米结构的能力,所述纳米结构适合于处理并且能够支持远程激子扩散。
围绕东芝半导体存储器业务的出售手续,中国商务部反垄断部门批准了作为买家的美国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的收购。在审查期间,被传“以反垄断法为借口要求提供技术”的中国政府的干预引发了担忧。反垄断审查获得通过,或许证明挖掘美韩技术人才的中国已开始稳步积累技术。
中国广州,2018年3月27日,国内领先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云半导体”)今日宣布签约ELDIS科技有限公司为以色列授权代理商。此举标志着高云半导体继在亚太地区构建销售网络后,又进一步拓宽了欧洲市场的产品营销渠道。
国外知名分析机构ICinsights日前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营收前十五的半导体厂商中,有八家厂商来自美国、三家来自欧洲、两家来自南韩、台湾和日本各一家。其中美国的厂商包括了2018年4月将总部搬回美国的新博通。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通的角色非常特殊;一方面它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公司,另一方面它的业务营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市场,根据 4 月 19 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耗国,高通有高达 65% 的收益与中国有关。这就导致一旦中美之间的贸易发生不愉快,高通必然会成为波及对象。
南昌高新区是国家首批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有LED产业及相关配套企业70多家。5月15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 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素有“南昌光谷”之称的南昌高新区,实地调研采访南昌LED产业发展情况。
王启明,福建泉州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光电子学家,对推动我国半导体器件与光电子集成领域的学术繁荣、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振兴以及对光电子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芯片制造主要分为硅片制备、芯片制造、芯片测试与挑选、装配与封装、终测五大环节,硅片制备是第一个环节,硅片质量对于后续芯片制造至关重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尺寸硅片主要由美日德等原设备供应商供应,国内没有成熟的生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