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它起源于2013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的一个产业升级概念。去年的十月十日,李克强访问德国时,中德双方第三轮政府磋商后,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示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
德国的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部门之一。这归功于德国制造业能够管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不同任务由位于不同地点的合作伙伴完成。近二三十年来,德国制造业已成功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如今,大约90%的工业生产过程已应用ICT技术。
TUV莱茵率领德国工业4.0专家现场解读了“企业工业4.0贴近度的评估理论及方法”。随着工业4.0革命带来的新制造格局的形成,要实现一个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生产过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对计划、采购乃至生产线的利用效率进行全面优化。此外,工业4.0意味着产品全生命周期乃至全价值链、全生态系统的变革,企业必须适应与其相关的高节奏及高定制化的生产模式。
“2018工业4.0智能制造发展应用大会”于2018年10月25日在苏州落下帷幕。此次大会以柔性自动化制造和数字化应用为研讨领域,彰显工业4.0技术潜力,萃取智慧、聚合经验、把握未来,云集了近30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共同对工业4.0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电源作为一种常见的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电源技术作为核心的技术,随着5G、无人驾驶、汽车、消费电子、智能制造等快速发展,电源技术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想互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它为通讯、电子仪器、工业自动化、电力工程等领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的电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业4.0是一种透过物联网(IoT)、大数据(BigData)等数字化科技,整合顾客与供应链伙伴,能够调适顾客需求、节约资源,达成大量个别订制生产的智能制造。德国于2010年提出《高科技策略2020》,2011年德国科技院(ACATECH)启用工业4.0名称,在2011汉诺威工业展一举成名。
为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更丰富和性能更高的设备需求,半导体制造业需在资本设备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因而也导致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为提高竞争力,芯片制造商正在采用工业 4.0 制造技术来实现更高水平的卓越运营。在本文中,我会阐述工业 4.0 的含义,提供工业 4.0 在半导体晶圆厂环境下的应用示例,并说明应用材料公司如何驱动这一发展。
自动驾驶的前景非常广阔,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但对于自动驾驶而言,安全至关重要。梁再信表示,ADI在安全气囊领域有超过25年的历史,是自动化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全专家。自动驾驶需要很多激光雷达、微波雷达以及车身测量系统,Power by Linear产品在汽车上应用广泛,Lidar、Radar、IMU、ECU、48伏系统、LED等热门领域都有应用。
“很多企业拥有非常先进的技术,但走到一定程度后却没有办法在市场竞争了。大家做工业4.0、智能制造为的是什么?很多人心里并不清楚。”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新任总裁石安的这段话道出了如今国内先进企业的症结所在。
以柔性化来说,柔性化要求一个工厂不仅仅是电脑工厂,也可以快速转换为手机生产工厂或者其他电子产品生产工厂。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设备搬运服务需要快速跟进。这就催生了智能搬运搬运系统的“跟随式”服务,快速满足工厂的各种设备搬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