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带动锂离子电池的产能激增,锂资源短缺身价暴涨。此时,具有相似理化性质的钠离子电池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正在酝酿着一场“夺权上位”大计。那么,钠离子电池究竟是何方神圣?又能否取代锂离子电池成为新宠呢?且看下文。
正如业内人士预感的那样,2017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出现断崖式下跌。如此状况,让人不得不为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捏了一把汗。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三元电池或将迎来爆发性的增长。因此,三元电池成为锂电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阵地,众多国内外锂电企业积极扩大三元电池项目建设,抢占市场份额。
由充电设施在线网、广东省充电设施协会和振威展览股份共同主办的中国最大充电设备展——第八届深圳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17年6月16-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300多家企业将亮相,展览面积15000平米。在相关政府部门、协会、企业及第三方服务平台(如展览会)的推动下,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充电难题正在逐步破解。
虽然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银隆”)失败,但并不影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车布局。继去年12月董明珠个人入股珠海银隆后,2月7日消息确认,格力电器、珠海银隆已经与天津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智能电器、智能装备、新能源电池及汽车产业基地。
1-1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42.7万辆,销售40.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和60.4%。预计全年销量可达45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排名第一。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十分可观,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只是在墙内开花,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国内车企中,除了比亚迪出口的城市和地区众多,但没有集中销量的区域,这和丰田、特斯拉级别的新能源生产厂家相比并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