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历史上每一次进化的背后都有消费与产业、技术变化的影子。今天,无论是在消费与产业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在经历一场变革。而作为零售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物流“新时代”同样也呼之欲出。那么,未来物流将会走向哪里?
韩联社消息,上周在首尔举行的“2017机器人之夜”活动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计划雇佣85名机器人作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多项赛事的志愿者,这些机器人将被部署在平昌、江陵和旌善三座城市的机场、体育馆和赛事场馆中。
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对企业“机器换人”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实地走访调研了10余家代表性企业,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家企业进行摸底,涉及通用设备、汽摩配、铝型材、金属加工、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调研报告显示,通过“机器换人”,企业普遍获得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能耗降低的良好效益,但中小企业“机器换人”仍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和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仓储物流的发展。在这个智能时代我们应该配备什么样的仓储物流呢?近日,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杨威在“全球互联网技术互大会”上提出了“让人类不再搬运”的演讲,为智能时代仓储搬运提供了新思路。
Ocado认为, 自动化是大批量快速、可靠的送达新鲜食物的唯一方法,该公司自主研发了机器人,并且向其他零售商销售软件和硬件。
智能机器人没有什么新鲜的,如果说有一款“可以预见未来要发生的事情”的机器人,那相信一定会是非常让人感到新奇的,目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了“可以预见未来要发生的事情”的机器人技术。
据国外媒体的最新报道显示,受到四十多年以来最严重劳动力短缺影响,日本的机器人们正在逐渐填补一些岗位的空缺,而这则为专注自动化仓储的新兴企业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此前有很多专家对机器人最终会抢夺人类工作岗位表示担忧,而现在看来这一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人工智能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在计算机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2017年,随着其智能化的趋势特点,人工智能犹如雨后春笋,强势映入人们的眼球。盘点过去,着眼未来。2017人工智能几大领域关键词你了解多少?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从2016年由华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ARM和软通动力六家创始成员发起,到11月30号联盟正式成立的时候,已经有了62家会员,由于我们的定位非常明确,联盟运作也非常高效:仅仅成立一年时间,会员发展已经达到了154家,同时,我们还引入了NI、新松机器人以及霍尼韦尔作为我们的常务理事,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引入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来给联盟持续注入新的活力。”
12月8日,人工智能机器人“小智”在中国建投旗下成员企业中建投信托正式上线运行。作为信托业首款智能机器人,“小智”运用了全球领先的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技术,通过模拟人工操作,替代员工完成高重复、标准化、规则明确、大批量的各类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