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也越来越关注口腔健康,但不论是洗牙还是治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体验,不过未来你或许不用再恐惧上口腔科治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张海钟教授联合北京大学刘立教授、宁波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研究院甘中学教授等多家科研院所首次成功发明了一种用于口腔和牙科治疗的机器人系统,不仅填补了国际国内的空白,而且此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大改善了患者治牙时的舒适度。
美的跨界医疗产业,这是个意外?更在情理之中。昨日(9 月 19 日),美的集团与广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及医疗器械开发、健康数据应用等领域进行多维度合作,并探讨共建创新研发平台、成立产业基金和合资公司等,希望打造“医药 + 科技”的跨界典范。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中,拥有机器人最多的无疑是美军。美军初尝机器人上战场的甜头,始于阿富汗战争中使用无人机,成功“斩首”当时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拉提夫。无人机即空中机器人。
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推进和制造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最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7 年前 7 个月,中国生产了 71600 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产量的 30% 以上。统计数据还表明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正在增加,商务部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将需要 20 万熟练工人操作工业机器人。
据美国CNBC网站9月18日报道,机器人、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领导企业ABB,如今正计划投身电动车运输行业。董事长Peter Voser对CNBC透露:“从传统汽车到电动汽车的转变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这一转变将使得ABB‘与未来的智慧城市相结合’。”
9月5日,全球最大农业机械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宣布,将以3.05亿美元收购机器人初创公司蓝河科技(BlueRiverTechnology),预计将于本月底前完成交易。约翰迪尔将利用蓝河科技使用计算机视觉来识别需要肥料的植物、喷洒农药或除草剂的精准喷药机器人来实现“精准农业技术”,这种机器人主要被用于棉花、生菜,以及其它特色蔬菜的喷药。蓝河科技方面称,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精准农业技术”可帮助农民节约至多90%的化学品。
有消息称,格力“牵手”河南洛阳打造“中国制造”新高地。9月1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确认该消息。并表示,格力在该项目中所起的只是牵头作用,全部投资并非仅由格力电器一家公司完成。同时公司还表示有意向参与河南省属企业洛阳LYC 轴承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日前再砸150亿在洛阳造机器人,不仅要在洛阳建立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还将入股洛阳轴承参与国企改革。至此,董明珠两个月内已在河南投资了3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