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的深入发展,智能机器人作为世界经济与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预计到2025年,智能机器人产值将突破4.5万亿美元,在工业和服务领域使用先进机器人承担的工作量相当于7500万人,服务机器人将会创造5000亿美元的丰厚效益!所以,服务机器人将是未来智能机器人市场的主导发展方向。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CIROS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IFES中国国际智能工厂装备及解决方案展览会每月组织机器人企业走进用户工厂,联合“专业观众逆向采购专区”明确双方需求,有效快速的为用户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点,实现技改升级,紧跟国家政策,始终如一践行“中国制造2025”11
人工智能能够实现什么?毫无疑问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事情,但微软最近开发的一项人工智能技术刷新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基于计算机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微软开发出一种可以根据用户描述来绘图的机器人,它甚至可以帮助用户补全未必描述的细节。目前微软已经通过官方博客公布了这一成果。
当然,这样的成长环境能否激发家用机器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是至今未知、并且令人恐惧的。这就涉及到机器人的伦理问题。但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各式各样的伦理难题。家用机器人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是进步,还是毁灭?无需过分紧张,让我们等待以事实来证实。
本届展会现场共有超过4500家公司组织了参展,就在当晚的CES“极客之夜”活动中嘉宾和参与者一起热议“机器感知”和“AI”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来自中国科技公司的代表:眼擎科技创始人朱继志先生在现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当机器视觉开始超越人眼,AI芯片产业新边界”的演讲,引起了国内外参会嘉宾的讨论和认可。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为此类智能机器人打造了一颗聪明、灵活的“大脑”— HERO 平台,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然而,要想成为真正的“英雄”,这颗“大脑”还需要大量的训练,通过对不同的实验环境进行不断学习,从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萌”脱胎于御宅文化,兴起于互联网时代,盛行颇久。而当“萌”文化触电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款萌系、贫嘴、活力十足的“损友”版AI机器人——公子小白由此诞生,迅速成为“萌系”受众群体里的新热点。
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焊接、喷漆、压铸等传统的工作强度大且环境恶劣的工序,越来越多地由机器人代劳。机器人专业人才成为当前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抢手人才,传统的车间流水线技工如能升级为机器人工程师,原来4000元左右的月薪,可跳跃至万元。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产品搭载上AI这条大船,近日,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专家苏巴斯·卡克博士发出声明表示,随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机器终很可能取代人类,而AI很可能是是机器人取代人类的重要条件。
科技进步不断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改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工业自动化厂商正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IT和信息技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那么,这些工业自动化工厂未来制造业中将会发挥出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