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2 日,东南大学在九龙湖校区化学化工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优异压电性能的分子铁电材料。从会上获悉,该材料的合成不仅解决了 130 年来制约分子材料发展的难题,而且未来会在传感器、人机交互技术、纳米机器人等领域有诸多应用。
我们不禁想起不久前的芯片涨价潮。2016年5月,芯片大厂率先发起涨价,当时台湾的晶元光电在大陆唯一官方销售商晶元宝晨光电发布文件表示,部分系列LED芯片价格将上涨。同年8月,三安光电也发布了调价函表示,基于原材料价格触底反弹,部分中小尺寸产品价格上浮10%。
7月25日,中科电气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星城”或“子公司”)于2017年7月25日与加拿大NMG公司(NOUVEAU-MONDEGRAPHITEINC.,以下简称“NMG”)就合作开发日益增长的北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通过电子邮件传签了《合作意向书》(LetterofIntent)。至此,意向书正式生效。
发布第二次新增配网设备/线路材料协议库存招标的省网公司有宁夏、河南、湖北、陕西、吉林、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上海、新疆和北京12大电力公司,西藏电力公司只发布第二次新增配网线路材料协议库存货物的招标。
6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趋势明显,行业热度回升,动力电池企业在苦熬了半年之后渐渐看到了曙光,但是近期负极原材料的暴涨,又给市场带来一丝隐忧。
近期负极材料原料价格继续挑战负极厂家脆弱的神经,抚顺二厂连续三次调涨,从检修前的2000元/吨直接翻倍至本周五的4000元/吨,煅后焦价格从4500元/吨涨至7500元/吨,国产针状焦目前最低报价为16500元/吨。与年初相比,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各类原料价格普遍调涨5倍左右,面对如此疯狂的原料调涨现状,已经给负极材料厂家造成的成本压力可想而知。
三元正极材料主导未来趋势,高镍、高电压引领技术变革。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标准提高,传统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逐渐让位给三元正极材料电池。三元正极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动力电池性能,高镍材料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7月21日消息:今天下午,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基金签约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出席签约仪式。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主持。
随着手机等产品逐渐变得精密化,陶瓷、3D玻璃等脆性材料的应用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成了最为核心的问题。而激光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不对基体造成损害等特点,迎合了当下精密电子产品普及的东风。在消费电子设备的带动下,激光行业将会迎来一波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