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电池材料体系,有着不同的优缺点,新的电池材料体系迭出,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尤其是三元材料在电动大巴上解禁之后,该体系有着越来越高的呼声。
此前高工锂电网曾报道过,11家上下游企业扎堆布局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效应已初具规模(戳此查看)。而与常州效应不同的是,宁德围绕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构建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巨头主导效应则更为明显。
迄今为止,在开发高性能蓄电池时,通常采用铌氧化物作电极,但由于铌的价格很高,所以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上的应用和推广很难。
“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风机叶片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数量、质量、规格方面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竞争能力。但在整体新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近日,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院(NIMS)宣布,该院已经开发出一种能量密度非常高的新型锂电池。NIMS将这种新型锂电池称为“锂空气电池”,其单位体积下的能量密度几乎接近极限,同时成本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电力行业“以铝节铜”的应用中,我国铜铝复合材料的技术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不仅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出的“铜铝复合导电扁排标准”也于近期获得了国际组织认可,成为有色金属材料领域唯一的国际标准。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带动了对动力锂电池的旺盛需求。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在当前市场上,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体系多元化、需求个性化和市场多变化三个特点。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近期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碳纤维需求上涨到7万吨,同比增长12%,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17年,碳纤维市场以一种充满活力的方式高歌猛进。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开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风波此起彼伏,在钴价疯狂飙涨之后,随着钛酸锂电池加码对高端钛白粉的需求量逐年翻番,钛白粉价格持续上行。
瞄准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潜在市场,国际锂电巨头在华布局又落一子。2月28日,比利时优美科集团(下称“优美科”)投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广东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