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对“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从未消失,但光伏企业对于扩产的热情始终不减,龙头企业毫不畏惧地加入产能“竞赛”中。今年以来,隆基股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协鑫集成(002506.SZ)、晶澳科技等8家A股光伏公司先后累计宣布投资总额达708.38亿元的产能扩张计划,涉及光伏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等制造环节。
随着电力市场规则和监管的进一步完善,全国售电公司的“洗牌”仍在继续。进入2020年,多地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注销多家售电公司的市场主体资格的公告。据统计,一季度全国共有33家售电公司退出售电市场。
沃特玛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在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中,很多电池企业已经面临困境……历数几家储能、电池企业破产和面临困境的始末,表面的资金链与官司缠身,背后技术变革与企业经营管理问题重重。
近日,有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户和员工向记者反映,目前包括广州、深圳、成都、沈阳等多地均出现国能电池售后维修中断的情况。同时,北京公司已拖欠员工薪资达半年之久,拖欠金额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北京公司有接近50名员工于7月15日联合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赔付劳动报酬、报销因公垫付的钱款。
合作与扩张,成为近期动力电池企业的关键词。12月20日,吉利汽车与宁德时代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前,宁德时代已先后牵手上汽、东风和广汽3家车企,成立合资电池企业。目前,与宁德时代合作的车企超过30家,其中包括宝马、奔驰、吉利、长安等几乎所有主流汽车品牌。同时,宁德时代最近半年内先后两次扩建生产基地,投资金额超百亿元。
根据OFweek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8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4.17Gwh,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25%,2018年1-8月累计装机量23.01Gwh。 其中排名前二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装机量占比接近63%;排名三到五位的分别为力神电池、孚能科技与国轩高科,行业前五名装机量占比接近80%。
由于近年来持续亏损,深圳容一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容一电动)难以为继,2018年7月31日正式进入清算程序。而容一电动的困境并不是充电桩行业中的个案,前两年高歌猛进的充电桩行业开始进入行业洗牌期,已经出局或面临出局的充电桩企业不下10家。
继沃特玛宣布7月起停工半年,南京银隆被查封又被解禁,动力电池产业链今年以来负面消息不断!又一家电池产业链企业走上关门倒闭的路!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新政下的补贴退坡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一定的洗牌效应,这种洗牌效应对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补贴退坡的新政下,很多锂电池企业将面临一场优胜劣汰式的大浪淘沙。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甚至出局,这或许是大势所趋,难以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