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付毅飞记者20日从中船重工集团获悉,我国研制出国内首个深海型海洋温差自供能漂流浮标样机,在理论上实现了“水下永动机器人”。其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将用于全球海洋观测计划(Argo计划)。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Technavio发布报告称,到2021年,海上风电、跨海连接(岛屿之间、国家之间)和海洋石油将成为海底电力电缆三大终端应用市场。
在广阔的海洋上,风速往往比陆地上高得多,这不禁促使人们寻求能在深水环境中捕获风能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不久前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海洋上拥有近乎无穷的风能潜力,理论上甚至可以支持整个人类文明所需。
16岁时的一次潜水经历,让荷兰青年BoyanSlat立志要清理海洋。使用他发明的垃圾清理技术,海洋清理进程将可以加快7万年。
近日,澳大利亚利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区分鲨鱼和海豚,以及时向游客发出警告,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远离有鲨鱼的海域,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消息称,该无人机是The Little Ripper Group与悉尼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共同研发的。
据香港《南华早报》11日报道,“中国已宣布一个新的重大合资项目,将为在南海甚至更远地区建设海上浮动核电站注入动力,从而推动中国的海上核能力。”报道提到的项目是中国核能电力公司与其他多家公司共同出资1.5亿美元,设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成立将促进中国的海洋核动力发展,这与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雄心壮志相符”。
近日,洋口港通用散杂货码头上,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20多名员工将20万尾黑鲷和黄鲴鱼苗倒进水产滑道,一群群鱼苗顺流而下,刚入潮水就立即向大海游去。
建设多个陆上风电场、启动海上风电;探索利用海洋能、设立海水淡化研发;欲圆“汽车整车梦”,建设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后几年,广东省惠州在能源发展上将有一系列大动作。
昨天,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项目签约落户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标志着中天战略转型规划正式付诸实施,加快由材料供应商向总承包商华丽转身。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