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的几何形状只要满足特定条件,并匹配入射光的波长,就能够大幅提高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这是因为局部纳米结构可以极大地放大或减少光的电磁场。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由Christiane Becker教授领导的HZB(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青年研究组“Nano-SIPPE”正致力于开发这类纳米结构。
在过去两年多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课题组和合作者首次发现一类同时具有超高电子迁移率、合适带隙、环境稳定和可批量制备特点的全新二维半导体芯片材料(硒氧化铋,Bi2O2Se),在场效应晶体管器件、量子输运和可见光探测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
为了测距,该传感器采用了ToF(飞行时间)法,可发射红外光并基于反射光返回时间计算物体距离。为了提高探测反射光较弱的偏远地方物体的准确度,松下采用了灵敏度很高的光接收设备。
TDK 集团针对被动式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 (PEPS) 及其它门禁系统,推出灵敏度超高的新型3D 转发机应答器线圈系列。其中 B82453C*A*系列 3D 转发机应答器线圈极其紧凑,大小仅为11.5 mm x 12.5 mm x 3.6 mm,含 6 种不同型号,灵敏度为 45 mV/μT 至 83 mV/μT,电感值 范围为 4.75 mH~13.2 mH。转发机应答器线圈的中心频率为 125 kHz。
但是,在天津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就有这么一支团队,每天潜心钻研着这项“黑科技”,为的就是让这样的高端技术能与老百姓的生活更贴合。不久前,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上,这支由张超博士带领的来自北科大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团队,正是凭借一项名为“极高灵敏度磁敏非晶材料器件化应用”的有关“磁敏”高科技应用项目,荣获团队组项目一等奖。
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将石墨烯薄膜引入到柔性天线传感器中的应用,实现了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压力传感,非常适合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无线应变传感等领域。这项工作为基于石墨烯的电子器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各种传感器以及天线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新型功能化石墨烯材料。
TDK株式会社推出了用于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的小型化TPLC553030-592H汽车应答器线圈,其工作频率为125 kHz。该新元件的尺寸仅为5.5 mm x 3.0 mm x 3.0 mm,与以往产品相比,安装面积减少了30%。由于采用了优异的磁芯几何结构和材质,该小型化型元件的高敏感度接近25 mV/μT,从而使TPMS初始化距离与以往的8 mm产品相同。
清华大学微电子系任天令教授团队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发表了题为《仿生针刺随机分布结构的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石墨烯压力传感器》的研究成果,由人体皮肤感知微结构出发提出相似的仿生结构,通过微结构和分布模式的结合解决了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之间的矛盾,为力学器件性能的综合提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国内领先的非制冷红外/太赫兹焦平面探测产品供应商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成功推出公司第二代、同时也是国内首款VGA面阵非制冷太赫兹成像机芯RTM-T02。
Cobham Avcomm日前宣布:用于8800SX和3550R便携式无线电台测试仪的TETRA数字集群基站测试功能选件现在已发布。目前,Cobham AvComm的所有综测仪产品都具备了TETRA系统的测试能力。该款测试选件不久前已在于德国科隆举办的“2017年科隆国际专业无线移动会议设备展览会(PMR Expo 2017)”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