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进口煤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我国煤炭需求保持强劲。尽管经历中美贸易战,但“补短板”、“新基建”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拉动投资增速回升,需求继续看好,火电发电量保持增长态势。2.平控措施没有发挥作用。目前,不能异地通关,只对贸易商带来有一些影响,对大型电力企业影响很小,造成1-9月份,我国进口煤同比增加了1329万吨。3.国内煤炭竞争力不如进口煤。铁路运距远、费用高,煤炭由大秦线、蒙冀线运到环渤海港口,再由船舶转运到南方接卸港口,费用高出澳洲煤到岸价50元/吨甚至100元/吨。
国庆节过后,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小幅下跌了4元/吨之后,趋向稳定。随着下游煤炭需求转好、拉运积极性恢复等利好因素带动下;港口市场煤价格有望企稳止跌,并在下旬出现小幅上涨。
受北方港口动力煤持续下滑的影响,产地贸易商发运积极性较差,煤矿库存增多,价格下行压力大,部分矿本周价格下调5-10元/吨。 8月7日国家煤矿安监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煤矿开始安全大检查,时间为2019年8月下旬至9月底,后续还需多关注此次安检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前两次煤价走势,分别跌至585元和595元/吨后,然后企稳止跌,随后上涨。主要原因是:首先,当时电厂存煤并不高,部分用户还有补库意识,煤市很快活跃。其次,2月份那次煤价下跌,主要原因是春节用煤淡季造成的,但正月十五过后,随着下游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煤炭需求增加,煤价很快出现上涨。而6月17日,煤价跌至595元,企稳止跌,并出现小幅上涨;主要原因是临近夏季用煤高峰,电厂日耗增加,拉动下游用煤需求,出现的上涨。
华能国际净利润得以翻倍增长。尽管2019一季度矿难事故等因素对煤价产生扰动,但动力煤价中枢下行趋势已经确立,以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为例,1-6月份均价为609元/吨,同比回落62元/吨,跌幅9.24%,全国电煤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下降6.7%。华能国际上半年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223.8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5.57%,上半年共计发生燃料成本473.1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9%。在成本端改善和售价提升双重提振效应下,公司最终录得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98.78%至34.42亿元。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作用有限,煤炭成本波动不能及时反映在电价。2016年下半年煤价上涨以来,电价仅在2017年7月1日上调过一次,上调幅度还不足以覆盖煤价的涨幅。以山西运城某电力公司为例,其上网电价涨幅为3.93%;同期企业不含税采购综合标煤单价涨幅为41.24%。
2018年上半年,能源行业效益总体改善,但火电企业亏损面接近一半。专家认为,火电企业普遍亏损,是多种因素叠加,尤其是政策性和体制性因素影响的结果。
根据《通知》,“一户一表”居民电代煤用户,电价政策由“增加6000千瓦时一档采暖电量”,调整为“采暖季(11月至次年3月)用电按居民阶梯电价第一档电价标准执行”。年度周期内,非采暖季继续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其中:一档电量为1470千瓦时,二档电量为1470-2800千瓦时,三档电量为超过2800千瓦时部分。
近日,华电能源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今年首三季录得净亏损5亿元(人民币),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6.4亿元。这两个数字在去年同期分别为-3.97亿元和-4亿元,意味着华电能源今年的亏损继续扩大。
近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在国投电力再融资反馈意见中指出,2015~2017年,国投电力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逐年下滑。其中火电业务年均占发行人营业收入40%左右,毛利率从28.15%下滑至6.02%。2017年公司合并范围内火电业务子公司业绩均为亏损。对于上述问题,国投电力表示,公司目前处于配股阶段,具体内容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