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开始,京津冀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根据之前的预判分析,环境保护部于11月30日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并要求各地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环境保护部今日(12月5日)向媒体通报,12月2日至4日,受明显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大面积区域性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辽宁等7省市,涉及到60多个城市。
从12月3日持续到今天,包括京城在内的一些地区的严重雾霾污染无疑是各个朋友圈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且,此轮污染的浓度似乎更是创下了今年9月以来频发的雾霾污染最高值。
从11月11日召开的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联席会议上获悉,今年11月15日至明年3月15日,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将强化执法联动,开展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督导检查,形成严厉打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对此,环保部表示,各地要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切实落实预警应急措施。尤其是北京,要精准发力,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进入雾霾治理攻坚期,机动车污染到底有多重?面对即将到来的供暖季,哪些措施能够帮京津冀躲过“霾”伏。
11月2日至6日,东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此次重污染过程从哈尔滨开始,然后沿哈大线一路向西南偏南方向传输,直至山东半岛、江苏和安徽北部,波及6个省30多个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污染程度之重、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年少有。
近日东北、华北地区持续重污染天气情况,环境保护部派出12个督查组赴重污染地区进行督促检查。结果显示,企业大气污染排放异常
近日环保部公布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详情如下:环环评[2016]150号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派出6个督查组对河北省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邯郸、邢台等等重点城市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