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环境监测是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治理环境的基础。环境监测行业是个高成长性,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增量空间大,技术壁垒偏高,同时遍及环保产业各个环节的细分行业。
近日,国内知名蓄电池生产企业风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风帆”)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二者就打造汽车蓄电池极速送装闭环达成共识。风帆与京东集团的合作,是电池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对营销模式的积极探索,也是新兴的互联网巨头延伸业务触角的一种尝试。然而,决定二者合作深度和广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乃是电池产品的质量,这才是电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
生活中的废玻璃,在欧洲回收率高达90%,而在我国85%都被混在垃圾中废弃。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率偏低,尤其废玻璃、废纺织物、废包装纸等低值可回收物被大量废弃,既加剧了垃圾围城趋势,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调研了解到,我国再生资源领域存在回收体系无序、产品标准缺失、技术落后等多重掣肘。
8月25日电(记者 高敬)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正在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区)进行督察。记者25日从环保部获悉,截至8月24日,8个督察组均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省级层面督察任务,陆续开始下沉督察。各被督察地区共约谈1113人,问责1797人。
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结构显著优化,为推动能源革命、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去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5%;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3%,比2010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稳居全球首位。
何为“一刀切”?有的地方该清理的没有清理,这是不作为,而有的地方该协调的却都清理了。在中央环保督察深度推进的当前,部分地方采取见到粗暴的“一刀切”方式,引发各方关注。
北京8月24日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8月22日,驻京津晋的6个督查组共检查69家企业(单位),发现16家企业存在涉气环境问题。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超标排放的1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8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3家,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4家。
随着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浙江省工作动员会在杭州的召开,从8月11日开始到9月11日结束,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式入驻浙江展开工作。这也预示着浙江所有的企业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全部面对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的环保督查,也就意味着即将面临被限产、停产、关停的风险。
自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一夕之间,河北保定三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成为国家的“千年大计”,在这将近150天的时间,雄安新区三个县环保局每天朝九晚十在田间巡查的工作人员,基础建设铺开之前,首先要治理河道和清理白洋淀污染。
8月17日,省环境信访督导组来到乐清,就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等情况进行督导。乐清市委副书记、市长方晖,副市长吴振弟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