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智能制造的趋势正冲击着全球制造业的面貌和走向,业内出现了很多谈论这一话题的声音。例如,未来工业的进化方向是什么?智能制造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什么很多企业开始争相发展工业物联网?
随着汽车行业市场的成熟,一般工业将逐渐成为各大工业机器人厂家竞相角逐的新市场,因此,汽车工业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应用领域,在应用市场的比例达38%,电子工业领域占比达到18.1%,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占据全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过去的传统制造业,成本核算通常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份进行,这也是长期以来公认的做法。但近年来,采用这种做法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些信息一般来说用处不大,或者说是不够及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另外,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传统计算也存在很多缺陷。
零几年时风电市场是卖方市场,开发商对主机商的仅仅是能够供上货并且有一个与外资生产商主机价格相比来说一个较低的投标价格即可(国家特许权项目在进入风电市场,国产化率的概念在逐渐植入人心,国产化率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资格来投标!),那时的技术还不能谈成熟与否,因为国内的厂商都说自己是引进技术来生产的,引进的技术如果在国外有若干台的运行记录算是不错的!
如今提到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大家都已经不感到陌生,当然,国内还有很多人在质疑德国工业4.0的可行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12月29日,由伙伴集团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深圳)智能制造大会》在深圳中南海滨酒店举行,在会上很多专家给出了中国制造2025推行的最新进展。
28日,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建设的金风科技风机厂主厂房、中车电机厂主厂房、叶片厂地勘工程正式开工。当天,三峡集团在闽投资的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开工,漳浦六鳌、长乐外海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先行工程建设准备工作启动。以上6个项目总投资约160亿元。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在闽投资约70亿元,预计未来总投资将超2000亿元。
据日媒27日报道,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劳动生产效率是表示每位劳动者的劳动效率达到多高的数值,2015年日本为9.5063万美元,比5年前减少10%。在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9个主要成员国中排名第十四位,与达到最低水平的2008年、2014年相当。
在老板电器的智能制造信息指挥中心,半环形大屏实时展示着各项生产数据,这些数据来自每台自动化设备上的传感器。数据回流,实时反映机器的工作状况;大屏幕随时更新订单完成计划,给予操作人员随时调配订单任务的数据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工厂的柔性生产……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智能手机、电视、家用电器等消费类电子,还是各种工业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电子制造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电子工业本身就是数字化转型中的领导行业,为实现智能生产提供创新的理念和解决方案。
今年可谓是我国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大年,不仅在之前京东方自主生产的第6代AMOLED生产线进行量产,彻底打破韩企对于AMOLED屏幕的垄断,其他国产企业更是纷纷跟进,列出了今后几年内进行自主生产的AMOLED生产线下线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