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0日,数家锂电企业出现净利下滑,个别企业惨遭亏损。受疫情影响,多家锂电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报“飘绿”。
当升科技近日再发公告,继使用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共计人民币8.3亿元对全资子公司常州当升进行增资后,其控股股东矿冶集团再以国有资本金4亿元增资常州当升。
然而,钒想要进入未来的储能市场并占据主导位置,目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年还出现了意外状况。就在过去数年内,钒铁(ferro vanadium)价格飙升了33%。仅在1个月前,钒铁的价格才只有79美元/克,如今却高达105美元/克。
据外媒theVerge报道,说到电池材料有很多关于锂和钴的说法,但一些化学家认为未来的电池可以由一种常用的染料来提供能源。这种燃料是亚甲基蓝,它拥有强烈的蓝宝石色。虽然这种燃料看起来挺漂亮,但当它从纺织厂渗入废水之后却成为了一种有害的物质。
随着电动汽车取得巨大成功, 电池材料供应商和电池制造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密封需求。英福康以及肖特公司此次正是从这两个方向来应对动力电池气密性的挑战,即: 明智的结构设计和先进的泄漏检测。赵凡非先生总结表示:“未来属于电动汽车。
对于处在动力电池上游的材料企业来说,一方面承担着动力电池向更高能量密度突破的技术压力,另一方面承受着来自磷酸铁锂、镍钴锰、石墨等原材料价格起伏的影响,材料企业需要形成合力才能应对后续的挑战。
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的迅速崛起,几乎所有国人都觉得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即将称霸全球,再也不需要看美国人的脸色。但是人们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核心专利缺失。前不久发生的中兴事件让国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在繁荣的经济背后,核心技术的缺失是如何的让人痛心疾首!
日前,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18)在广东深圳市举行。展会集中展示了全球3C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各种电池材料、制造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特别是重点展示了近两年来我国在各种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及物流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一系列成果。
公告显示,佳纳能源作为国内重要的钴产品供应商,成立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湿法冶炼工艺生产钴盐产品,并通过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将产品线向下游拓展至三元前驱体。青岛昊鑫是国内重要的导电剂生产商,在导电剂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要产品为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系锂电池导电增强剂。
恒电流循环充放电测试:锂电材料组装成相应的电池之后,需要进行充放电进行循环性能的测试。充放电过程经常采用恒电流充放电的方式,以固定电流密度进行放电和充电,限制电压或比容量的条件,进行循环测试。实验室常用的有武汉蓝电和深圳新威两种测试仪,设置简单的程序后,即可测试电池的循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