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最新的2018《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电池中国网梳理后发现,有6家电池相关企业入围(详见下表)。在这6家企业中,比亚迪在营业收入、利润等方面遥遥领先,其营业收入达到1059.147亿元,入围中国500强企业前100位,排名第76位。需要指出的是,排名第98位的四川长虹也涉足了电池业务,说明企业看好电池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电池领域。
如果说光伏“531”新政的发布对我国光伏企业来说是隆冬之雪的话,那么日前美国宣布将对光伏逆变器、带有微型逆变器的太阳能电池板等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这些企业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了。
目前,在电池准入标准上,国家标准只是一个门槛,企业自身的标准需要远远高于国家的标准。在新国标、公告等问题上,或许企业应该少些浮躁,多些技术积累和升级,我国新能源汽车才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日前,有消息称,国内动力电池巨头企业宁德时代在接下宝马10亿欧元的电池大单后,将在德国图林根州建立第一家海外工厂。据悉,宁德时代近年一直在加速国际化布局,先后在香港、法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地设立子公司。
松下汽车与工业系统部总经理Yoshio Ito称,松下尚未接到特斯拉在中国合作的请求。当前,松下在大连拥有一座工厂,但并不适合为特斯拉供应电池。大连工厂主要生产方形电池,而特斯拉电动汽车使用的是圆柱形电池。
随着贸易战的升级,光伏逆变器、附带微型逆变器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利用锂离子化学的电池储存产品可能是最新的“受害者”。
近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下中国)再次宣布,将召回部分进口笔记本电脑产品,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产品数量共计4175台。据了解,全球涉事的松下笔记本电脑可能达到116.8万台。
光伏电池正面和背面生产导电银浆需要耗银。根据国际白银协会(The Silver Institute)最新发布的报告,2009年每片光伏电池含银量为400毫克,到2016年已经降至130毫克,预计到2028年左右光伏电池的含银量下降一半,达到65毫克;而每片电池的产出从2018年的4.7瓦将增至2030年的6.0瓦,意味着每瓦光伏电池所需要的银量将下降,从2017年的每瓦22毫克降至2030年的每瓦10.5毫克。
根据开发商BSR EPC的说法,英国最大的电池储能设施已经完工。它的总容量为49.9兆瓦,位于Bishop's Stortford附近的Stocking Pelham。
除了内部洗牌局面外,在全球市场日韩企业群强环伺的竞争格局里,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如何?是否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