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地以及这几年来中国企业的奋起追赶,在世界的舞台上,来自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声音愈发响亮。
赵海军博士,现年54岁,于2017年5月10日获委任为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赵博士于2010年10月加入中芯国际,2013年4月获委任为本公司首席运营官兼执行副总裁。
现年 64 岁的权五铉于 1985 年加入三星半导体事业部。在他的领导下,三星于 1992 年开发出世界上首款 64MB DRAM。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权五铉又为三星大规模集成电路、显示器以及 CMOS 图形传感器等业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中国集成电路行业起步较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研发投入相对偏小,但近期一项研究显示,近十年来,我国集成电路领域专利数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内业者更家积极地布局知识产权专利。尤其近两年,中国集成电路专利年度公开数已超过了美国。
庞大信息社会的根基是一枚枚小巧的集成电路,通常被人们称为“芯片”。别看芯片“身材小”,他们“喂养”着现代工业,手机、电脑、家电、高铁、电动车、机器人、医疗仪器等离开他们根本无法运转。
中国的半导体市场需求已占到全球市场需求的 30%左 右,但产能只占全球的 10%左右,产能缺口较大。在集成电路领域上,2016 年全球集 成电路行业除设备业增速 13%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市场规模增长率均小于 10%。
“芯片已成为中国进口的最大宗商品。”曾有业内人士如是感慨。据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1月,全球芯片销量达到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其中,面向中国市场的芯片销售同比增长20.5%。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半导体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分立器件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半导体制造材料产业步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显著成绩。
9月7日晚22时30分左右,保定华电路上,一个安装在某饭店门前的变压器突然因故障起火,由于靠近易燃的饭店招牌,因此,火势很快开始蔓延,并殃及了附近多家饭店。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半导体材料需求快速释放,然而目前国内半导体材料绝大部分仍依赖进口,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仅能满足约20%的需求,且大多为中低端材料。专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产业自给率有望逐步提升,国产化替代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