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C隶属于美国国家能源部,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直线粒子加速器。庞大的X射线激光束进入加速器后,进入七个实验区域,在其中称作MEC(Matter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物质在极端环境下”的缩写)的最后一个区域,这样的超高温被创造出来。在MEC,高功率激光被用来撞击金属片,直到这些金属片汽化成等离子体。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最新一代的Atlas机器人拥有超越常人的跑酷能力,它展现出来的力量和平衡能力也令人咂舌。据英国央行的一位首席经济学家警告称,机器人可能会毁掉英国数千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网友们担心越来越强的机器人将接管人类的生活。
以波士顿动力为代表的科技公司研发的机器人通常只有2-4条腿,而现在东京大学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机械工程师开发了拥有32条腿的“Mochibot”机器人,虽然它的外形是球状的,但实际上基于菱形三十面体(Rhombic triacontahedron)框架设计的。
据外媒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研发一种特别小巧,高效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器,称为中压快速充电器(MVFC),将变压器和充电器合二为一,充电功率为50千瓦(kW),充电效率非常高。
当人们谈论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会出现一些恐慌——比如,它可以教会自己学习,并变得比我们人类所能理解的任何东西都更先进。在错误的人手中,甚至可能是自己的,这样一种先进的算法可能会统治世界各国政府和军队,赋予奥威尔式的监视、操纵和社会控制,甚至可以控制诸如军用无人机等自主致命武器的整个战场。
科学家们可以花很长时间在围绕微小细节的激烈辩论中-例如,晶体中的原子在加热时是如何移动的,是否移动,从而改变了对称性。利用计算机模拟CSCS超级计算机Piz Dant上的碲化铅矿物,ETH研究人员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议。
近期,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和运行专项治理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全国燃煤自备电厂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24条整治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燃煤电厂整治政策”。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我们已经听说过柔性电子“皮肤”可以让机器人或假肢具有类似人类的触觉。然而,现在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科学家们声称他们开发的“皮肤”比具有比人类更好的触觉敏感。
《南德意志报》等组织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2013年以来,全球约有40万名科学家在假期刊上发表论文,其中包括一名诺奖得主和德国不莱梅大学校长等权威科学家。假期刊不经同行评议也没有编委会,研究者只要交钱即可发表论文,让很多伪科学概念被包装成“科学”送到公众面前。
近年来,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军事领域,以智能化军队、自主化装备和无人化战争为标志的军事大革命也在悄然进行。在侦察预警、反导防空等领域,已经有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应用,而各国第六代战斗机主打的就是AI无人驾驶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