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周三表示,它已开发出世界上最小的DRAM芯片(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在半导体业务推动下,三星电子将在2017年实现创纪录的营业利润,从而扩大其技术领先地位。
12月2日消息,近日,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就试验仪器及装置发布招标公告,分十一包进行采购,招标总金额为2200万元,招标的仪器主要用于烟台、日照等各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本周内仪器仪表行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采购大手笔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华人科学家团队最近研制出了一种基于水基电解液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该电池不仅在电压上首次达到了笔记本电脑等家用电子产品所需要的标准,同时还能避免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研究人员设计和测试了一系列等离子体纳米天线阵列,可以驱动新一代超灵敏低成本荧光传感器的开发,并可用于监测水质。
近日,来自IBM Hursley创新中心一位高级发明家John McNamara表示:20年后,AI纳米机器人将会植入人脑或其他身体器官,创造“半机械人”。届时,人类将能有超能力,并能用意念控制小工具。
人体汗液中富含大量潜在的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标志物,相比较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测,其具有非侵入(Non-invasive)和实时连续监测等优势,因此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的研究成为可穿戴健康电子设备领域发展的重点之一。
“半导体气体生产的瓶颈很多,从原材料纯度开始,到工艺、集成方法,以及封装过程中对于杂质的控制,都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博纯材料产品经理施宏伟表示。目前,博纯材料能生产锗烷、砷烷、乙硼烷等技术含量最高的关键气体,并已成功通过台积电、东芝等多家电子气体最终用户测试和现场管理稽查,成为直接服务国外最终客户的中国电子气体品牌。
7 月 22 日,东南大学在九龙湖校区化学化工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优异压电性能的分子铁电材料。从会上获悉,该材料的合成不仅解决了 130 年来制约分子材料发展的难题,而且未来会在传感器、人机交互技术、纳米机器人等领域有诸多应用。
7月4日,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电子工程重要成果:一种全新的高能效、高存储率的纳米电子系统,能将输入/输出、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集合在一块三维芯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