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传感、催化以及太阳能电池领域有重要应用。现有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大多是在纳米颗粒生成过程中实现材料间的复合,制备的材料往往需要后期处理
能源及电信电缆系统行业的全球领导者普睿司曼集团和碳纳米管产品及材料领先的美国生产商Nanocomp技术签署一份技术合作协议,旨在测试及提高纳米技术在输电、配电、电信网络、控制及仪表中的应用。
据报道,纳米气体传感器创新厂商AerNos近日宣布,它们开发出了一款微型、高精度、经济型纳米气体传感器,能够同时探测多种ppb级(十亿分之一)的有害气体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研究人员展示采用兼容Si-CMOS光学微影工艺的三五(III-V)族纳米柱LED设计,同时还能控制这些纳米LED的精确生长位置
近年来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等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模式,智能机器人需要更自主的工作能力,这不但需要智能机器人有更优异的软件系统,
在我们已有的认知里,太阳能电池一般由硅制成,对太阳光线的利用率只有20%;即便是记录在案的最高效率太阳能电池,这个数值也只有25%,并且,那样的太阳能电池一般由稀有且有毒的材料制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家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专家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光学模式——存在于多层介质薄膜与纳米光纤复合结构中的一维布洛赫表面波,并利用该模式成功解决了极细聚合物纳米光纤在常规衬底上无法传输光信号的技术难题。
人不用手触碰屏幕就能完全用手势隔空操作手机?还能利用环境光照自动充电?这些“黑科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都能实现,关键得益于一种既能发光又能吸收外部光源的新型发光二极管(LED)阵列。
阮双琛教授团队采用空间限域生长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石墨烯基超晶格材料,这种石墨烯基超晶格可以在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波段较宽的波长范围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光激发该超晶格材料可以得到波长可调的拉曼纳米激光。
日前,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中国纳博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幕。纳米技术在能源领域特别是在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成为展会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