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办法,这标志着电改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反映供求关系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价格体系,且将加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2017年国企改革进行了部署,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并要求电力等七大领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根据Technavio发布的最新市场研究报告,2017-2021年,欧洲输配电设备市场预计以3.55%的年复合增率增长。
近两年来,输配电价改革不断提速,成为新一轮电改的亮点。针对输配电价改革的普遍观点大致有两个,一是改变电网企业传统盈利模式;二是理顺电价传递通道。相对于传统体制,这两点确实是重要变化和巨大进步。与此同时,当下仍鲜有针对既定输配电价政策对电力市场化进程影响的关注。
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迈入深水区,在输配电价改革、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售电侧改革等稳步推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电改的现状及未来,专家们怎么说?我们今日起推出的一系列深度文章,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迪。
我国经过一路输配电大规模投资后,在国内形成了相对过剩的设备、工程产能。“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和国家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我国输配电领域产能有望开启出海浪潮。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配售一体化将是未来电力系统建设的一个重点,电改红利有望打破现有电网对配网侧的垄断,增量配网资产将向社会资本放开,后续配网项目有望加速落地。
11月16日,发改委印发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指出要科学合理核定电网企业输配电价,形成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
为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提高价格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拟定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
《办法》指出,核定省级电网输配电价遵循以下原则:建立机制与合理定价相结合;弥补成本与激励约束结合;促进电网健康发展与用户合理负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