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设计的核聚变实验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的东方超环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了近10秒。
近日,永清环保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雄安新区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场地调查和勘察设计项目。该项目中标价格约1700万(暂估价),是公司目前为止中标金额最大的环境咨询项目。
近日,公司风电市场捷报频传,成功获得“黑龙江绥化分散式50MW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采购项目”和“广西华电270MW标段”,标志着公司在风电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一直以来国内焊接行业机器人的应用较少,机器人弧形焊接缺少弧形轨迹参数及编程方法,导致预埋件沉孔焊接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焊接机器人正式在广东厂投入使用后,公司成立由总工艺师牵头的创新型QC小组,专注弧形轨迹焊接的课题攻关,通过改造焊接胎具,编制编程方案,焊接参数分析等一些列方法和实践,短短5月,创新型QC小组就突破了机器人埋件沉孔焊接的加工工艺难题,扩大了智能化设备在钢结构焊接中的应用范围。
继今年6月中南大学赖延清教授团队在锂硫电池高安全、高比能与长寿命难以协同问题上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锂硫电池技术研发又接连传来捷报。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在黏土矿物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研究、影响锂硫电池化学动力性能主要因素研究上均获得重大进展,对推动锂硫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又迈进了关键一步。
经过刻苦攻关,我省国际合作计划专项——“半导体器件用镍铂靶材的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生产线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镍铂靶材替代了进口产品并远销海外。日前,由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该项目通过验收,总体评价为优秀。
人工智能(AI)给现代社会带来积极的变革也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可以拯救生命的自动驾驶汽车,到发现癌症治疗方法的数据分析程序,再到专门为无法说话的人设计的发声机器等等,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创新之一。
8 月 9 日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极具里程碑的日子,这天,禁锢数十年的高端生产技术被中芯国际一纸财报公开书文末,“14 纳米 FinFET 技术已导入客户”短短几行字给彻底解放,正式宣示中芯 14 纳米制程研发成功,这也是中国目前最高端的芯片制造工艺技术的正式落地。
据旭日显示与触摸了解,晶瑞股份的i线光刻胶由子公司苏州瑞红生产,系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02专项"i线光刻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而来,为首次在国内实现i线光刻胶的量产。
近日,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安徽区域总经理张羽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京东方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较为瞩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