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锂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而日韩一流锂电企业自动化装备比例在70%以上,国内一线企业这一比例约为50%,二线企业仅为20%。
随着政策的推进以及下游需求的刺激,动力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纷纷加大了产能上的投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101GWh,预计至2017年年底规划总产能将达230GWh
从最基本的热力学角度而言,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它之所以能够稳定工作是因为正极和负极表面的钝化膜在动力学上隔绝了高活性的正负极材料与电解液的进一步反应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面向中度油电混合汽车,开发了输出密度和能量密度均创新高的48V锂离子电池组。输出密度达到传统单品的1.25倍,能量密度达到传统单品的1.5倍。
日前,扬子石化首次成功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专用树脂——特高分子量聚乙烯。据悉,这是国内首次也是中石化首次生产该产品,打破了长期以来进口产品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6年底,工信部出台《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八条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GWh瓦时。
“新能源电动车”日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凭借着享受国家补贴、上牌方便、不限号等优势走入人们的视野。每每有新能源电动车的消息,周围的人都会各抒己见。
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韩国、日本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竞争中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三分天下的格局将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据英特尔中国报道,最新发明的多次充电锂玻璃电池,可以在几分钟内充电,并且持续更长时间,把电动力汽车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三倍。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动力锂电池的旺盛需求,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最迅速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国锂电池企业开始跻身于全球锂电池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