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颁布实施,以及国家和地方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投放,引发了新一轮的IC设计企业创业狂潮。IC设计企业从2014年的681家到2016年的1362家,2年时间企业数翻倍。这些新生企业既有优秀的海归人员回国创业,也有部分企业重组后的核心团队再创业
2017年大陆半导体预料将由目前的半导体封测主导的全球分工格局逐步走向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以及材料与设备逐步突破的方向全面发展,不但产业链趋于完整,集群效应也开始显现,等同大陆半导体业的发展即将再下一城。
紫光集团兼长江存储公司董事长赵伟国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多。当前,存储芯片占整个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约在25%以上,未来5年可能超过45%。“对中国来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如果不涉足存储领域,将会失去半壁江山。”
据新华网报道,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近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开工。2020年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实现我国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产业规模化发展“零”的突破。
每年中国进口的商品当中,哪一项最花钱?许多人或许会回答:原油。事实上,在一种体积很小的产品上,中国每年花掉的钱远远超过其它大宗商品。据公开资料显示,仅2016年1至10月份,中国在进口芯片上一共花费了1.2万亿人民币,是原油进口所耗金额的两倍。集成电路是我国进口最大宗的商品,而芯片存储器是中国进口最大宗的产品,占比超四分之一。
机电产品出口占近六成,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今年前11个月,上海海关关区出口机电产品1.6万亿元,增长0.2%,占同期关区出口总值的56.7%,比重下滑0.6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和电话机分别出口1605.5亿元和849.4亿元,分别下降13.4%和6.6%;集成电路和汽车零配件分别出口1353.2亿元和741.6亿元,分别增长10.5%和10.6%。
截至今年11月,中芯国际北京厂使用国产设备加工的12英寸正式产品晶圆加工突破1000万片次。这标志着国产设备技术和市场竞争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意味着在以精密、严苛著称的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国产设备正通过进口替代,稳步走向“前台”。
拓墣产业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自2015年出台后,大基金承诺投资额度已接近人民币700亿元,其中多数资金投入于半导体制造端晶圆厂的建置,占已投资比重约60%,预期在完成制造端布局后,大基金下一个阶段的投资重点将转向IC设计产业。
“强化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是当前我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使命与任务。而集成电路作为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正是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筑基“网信安全”,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物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战略,推动了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组织召开了“中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