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借助技术革命与消费升级的东风,不断挑战人们以往的认知。零售业的变局深刻影响着从生产到销售的供应链每一个节点,源自终端互联网电商的自上而下的变革,也使得商业社会的齿轮重新绞合,拥有了进一步前行的动力。
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结构显著优化,为推动能源革命、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去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5%;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3%,比2010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稳居全球首位。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安装的机器人数量最多,并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据国际航运联合会估计,去年中国的机器人出货量猛增了27%,达到9万台,创下了单个国家的出货记录,几乎占到全球总量的第三,预计到2019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6万台,几乎比现在翻一番。
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制造2025”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中国参与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竞争的标志性符号。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制造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四大制造”。第一个叫智能制造,第二个叫绿色制造,第三个叫服务性制造,第四个就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一个主题,叫优质的制造。再加上一个工业强基,基本上就构成了中国制造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到今天,我们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跟所有的国家一起站在最前沿,应该说中国是完全有机会的。”在由国家发改委指导、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2017首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21世纪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教授这样说到。
人工智能(AI)在 AlphaGo 打败人类之后成了显学。本文希望能从 AI 的定义开始,谈及 AI 能成就的事情与不能成就的事情,并提出 AI 目前碰到的困境,与接下来希望解决的难题。
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已成为加快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和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手段。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关键技术正获得突破性进展。
未来,你的家庭用电可能不再完全依赖发电站的供电,通过一块家用的电池,可以将太阳能储存进家用电池中,同时这块家用电池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用电情况,在用电低谷期储存电力,在用电高峰时自动切换成家用电池供电。
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到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已经成为创新的代名词。工业领域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冠以“智能”来描绘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于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预言“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政府则推出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