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江苏省经信委联合中汽中心情报常州分所在常州成功举办江苏省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座谈会暨江苏省动力电池产业研究中心筹备会。省经信委产业政策处卢载贵处长、汽车办张瑛处长、各地市相关经信委代表及全省近60家动力电池、pack、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关于软包电池的热点颇为频繁。9月14日,主打三元软包叠片电池的捷威动力获得复星投资,计划五年内成为国内前三的动力电池企业; 9月初,专注三元软包电池的孚能科技完成10亿多美元的C轮融资,将在欧洲建立电池生产中心;8月初,亿纬锂能与戴姆勒签订《供货协议》,将为戴姆勒供应三元软包动力电池……
根据OFweek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8月份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4.17Gwh,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25%,2018年1-8月累计装机量23.01Gwh。 其中排名前二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装机量占比接近63%;排名三到五位的分别为力神电池、孚能科技与国轩高科,行业前五名装机量占比接近80%。
2018年6月12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实施,补贴标准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提升;此外,钴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所必须的元素,价格不断上涨。在政策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升高及钴价不断攀升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厂商纷纷开始布局高镍电池。
2018年6月12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实施,补贴标准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提升;此外,钴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所必须的元素,价格不断上涨。在政策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升高及钴价不断攀升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厂商纷纷开始布局高镍电池。
近期,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这个数字组合。它指代的是高镍低钴的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用80%的镍、10%的钴和10%的锰),一般认为,既有高能量密度,成本又更为可控。
了解到,由于国家运营里程规定、补贴事后清算制度、最低产能要求等新补贴政策的出台,导致车企拿补贴的难度加大甚至拿不到补贴,再加“长账期”导致的应收账款高企、回款困难,令动力电池企业现金流问题严峻,资金链断裂,这也是动力电企业出现倒闭风潮的直接原因。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新政下的补贴退坡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一定的洗牌效应,这种洗牌效应对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补贴退坡的新政下,很多锂电池企业将面临一场优胜劣汰式的大浪淘沙。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甚至出局,这或许是大势所趋,难以阻挡。
近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最新的2018《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电池中国网梳理后发现,有6家电池相关企业入围(详见下表)。在这6家企业中,比亚迪在营业收入、利润等方面遥遥领先,其营业收入达到1059.147亿元,入围中国500强企业前100位,排名第76位。需要指出的是,排名第98位的四川长虹也涉足了电池业务,说明企业看好电池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电池领域。
近日,国家发改委向有关部门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引起行业广泛讨论,技术标准要求过高也让国内企业担心,300瓦时/千克、220瓦时/千克的电池单体比能量和系统比能量要求,让电池企业大为头疼。一旦《意见稿》真的实施,政策只会给技术领先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