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突破发展十大领域之一,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机器换人”更在劳动密集型的家电制造领域频频上演,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智能制造,创维先知先觉,早在2012年,创维集团的高层便提出并实施“机器人战略”,并将其上升为公司战略级长期规划,率先开启了自动化征程。
北京时间6日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总干事阿德南˙阿明在题为“2030年可再生能源路线图”的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成本有望下降60%。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总干事阿德南 阿明在题为“2030年可再生能源路线图”的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成本有望下降60%。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以来,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推动下,有关方面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重大工程带动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市场咨询机构大观研究(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到2025年,全球配电自动化系统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3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0.3亿元)增至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38亿元)。
根据一站式行业研究报告供应商 The Insight Partners,到2025年全球光纤市场预计达27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27.8亿元),2015年市值为9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8.3亿元)。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大观研究(Grand View Research)的新报告,到2025年全球电池管理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11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8.4亿元)。
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第四次产业技术的革新,“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德国被称为“工业4.0”,在美国被称为“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则被称为“中国制造2025”,尽管在国际上对工业4.0的理解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全球主要的经济大国正在用自己的商业模式来诠释着第四次工业革命。
近日,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至此,《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为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其中,“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目前,11个X已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编制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