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进展如何,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通信网络建设怎么样……19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等4位十九大代表,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通信业领域集体采访活动中,对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一一作答。
庹震答道,“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的政策措施同等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中,中国一直秉承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利用各种双、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企业间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智慧城市,平安为砥。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转化十分全面,这种转型不是简单地在平安城市的基础上优化升级,而是在平安城市创造的安全大环境下实现全面再创造。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智能安防产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成为解决人们安全需求的首要路径。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香港的记者会上表示,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中国的2025计划的实施以及对多个新行业的补贴和保护措施下,中国已经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全球领袖。他担心在机器人方面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将会威胁到美国经济发展。
“山东是美国企业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来自美国的50余家跨国公司的100余位代表正展开为期一周的山东之旅,寻找商机”,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维克19日在济南举行的“2017山东美国商务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据外媒报道,四年前,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杰夫-伯恩斯坦(Jeff Burnstein)第一次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当时,伯恩斯坦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他说,他在展览会上转了转,发现那里展示的很多机器人看起来就像是模仿美国公司的。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 Inc.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聚光太阳能(CSP)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30.3亿美元增长到89.2亿美元。
《中国制造2025》是当下社会分量最重的“热词”,而每当提到《中国制造2025》,还少不了“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制造”以及“工业4.0”等这些关键词与之“相伴”。这些词汇之所以能被冠以“热词”和“关键词”,其背后无不与恢弘的时代大背景有着密切关联,那就是中国工业的巨大变革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日,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点方向,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据OFweek机器人网编辑现场了解,2016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已经突破50亿美元,预计2017年将达62.8亿美元。近五年间,我国持续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