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启蒙的过渡正在开始使几乎每个行业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即使那些似乎不可能融入3D的领域也在逐渐尝试3D实现和建模。虽然不可能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对于那些想要观看这场新的工业革命的人来说,还有一些特别感兴趣的领域,特别是这些发展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生活方式。
《行动计划》最大亮点是,国家在重点培育3D打印产业进行财政配套支持。通过“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增材制造工艺技术、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研究将符合条件的增材制造纳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增材制造装备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等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12月13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一般地,在激光3D打印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选择性激光烧结和其他技术将受限于系统激光器能力,在一定程度影响3D打印速度。如果只是通过增加激光器强度来提升3D打印速度,粉末床可能会被炸毁。现如今,GE航空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为航空公司提供零部件,面临改进3D打印激光器问题,来节约交付时间和成本。
众所周知,条形码、RFID标签、序列号、水印和二维码等唯一标识符有助于准确识别和验证各种物体,包括3D打印的物体。根据惠普实验室宣称,3D标识符还可以帮助开发新的系统,以“大规模”跟踪物体。
Philip Nitschke医生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一种外观圆滑,非常豪华的装置。它看起来像一辆未来飞行器或者私人飞船。Philip Nitschke称此装置类似太空船,意在说服用户,他们在追求一个远大的目标。
一个下肢假肢的模型只要20分钟就能完成,而且全过程都是电脑控制、机器人操作。昨日,华东地区首台制造假肢的Rodin4D机器人落户江苏省伤残人康复中心。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步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靠拢。近日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和私营铁路运营商将实施3D打印技术,以及机器人和虚拟现实,以提高东亚城邦铁路系统的可靠性。
在扫描仪上测量皮肤烧伤损伤面积,用3D打印硅橡胶材料量身定做一张“人工皮肤”,看起来跟真实皮肤一样,还能促进皮肤组织再生……11月16日,中意创新合作周成都站活动上,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夏和生介绍了最新研发成果。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智造”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今日,以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深耕布局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杉帝科技宣布,公司目前已经获得央企中电光谷联合产业集团千万元战略投资,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助力中国传统制造企业走向智能制造,打造Chinamade中国之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