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资金将用于SP、NAMIC和澳大利亚3D打印机制造商SPEE3D的联合研发项目。增材制造研究将探讨如何更快地3D打印金属,旨在比传统3D打印技术制造零件速度快1000倍。
1月22日消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该依托医院3D打印中心辅助技术下完成眼眶骨折修复手术的首例病例,这在省内尚属首次尝试,国内也处于领先趋势,填补了省内眼科眼眶骨折修复手术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目前患者各项体征均正常,术后恢复良好。今日的3D打印行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详情。
当日的节目“财经半小时”则关注了一种叫做铼的金属。这种金属很稀缺,每年全世界的产量仅仅只有40多吨,它非常昂贵,价格与白金的价格相仿。它之所以价值连城,还因为它在航空和国防制造业中能发挥非常重要作用。
四个月前,26岁的云浮小伙子小袁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被一根拇指粗的螺纹钢插进了颅脑,颈部大血管、颈椎、颅骨、大脑、小脑等重要部位损伤严重,凶险至极。近日,通过第三次手术,两块3D打印的颅骨完好地嵌入了小袁颅骨的缺损部位。
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全球设计和制造供应商Techniplas正在努力塑造移动式未来,推出其开放式创新计划。Techniplas致力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为3D打印创新者提供彼此互补的能力和优势,像Sharebot,DWS,Sicnova, ParaMatters和Nexa3D等公司最近也以创新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了该计划。
那些常见的视觉错觉现象,由于见得多了,大家应该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吧。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技术明明打印出来的是二维的曲面,但是眼睛在特定的角度上看却觉得是三维的物体,有没有觉得很神奇?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一下。
最近,由Conan Fee教授和Tim Huber博士组成的研究小组因其创新研究而获奖,并被授予坎特伯雷大学年度Tech Jumpstart大赛的一部分奖项。本次比赛将在六个月内向5个具有商业潜力的研究项目给出奖励,金额高达20,000美元。
新形势下,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和生产,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航天产品对产品性能、材料、复杂结构、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铸造、锻造、机加工、特种加工、铆接、焊接等传统制造工艺存在的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不够高等问题,已不能适应航空航天型号多品种、变批量、超精密、快响应等需求挑战。而3D打印,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数字经济正在席卷全球。作为效率提升和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数字技术的力量吸引着大批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新业务增长的企业。
近几年,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制造商的信息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物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加快了创新速度,制造商已经可以从现场运行的产品端直接获取数据,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完善新产品或新版本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