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北京大学等合作,通过化学剥离成单层二硫化钽纳米片并将纳米片抽滤自组装而重新堆叠成二硫化钽薄膜。重新组装的二硫化钽薄膜打破了原母体的晶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均质界面,并获得了比母体材料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更大的上临界场。
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之一,其正极材料单质硫的理论比容量和比能量可高达1675mAh/g和2567Wh/kg,是目前商用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的五倍。
今天(3日)上午,中科院为量子计算机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科学家构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钠型双离子电池,该电池有望代替现有锂离子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3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做客人民网,介绍了中科院今年的重点工作情况,并回答了如何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昨天召开大气灰霾研究媒体通报会,集中介绍中科院在大气灰霾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中科院表示,通过对机动车尾气生成颗粒物过程的模拟研究,发现中国机动车尾气生成二次颗粒物的影响被低估。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25日在天津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工业投资分析报告2016》显示,中国